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中紀委2015年推薦第一書《歷史的教訓》【2】

2015年01月17日10:03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紀委2015年推薦第一書《歷史的教訓》

  專家解讀之一

  《歷史的教訓》一書和當下中國有何相關性?中央紀委監察部為何作為“新年第一書”向全國讀者推薦?這引發了專家見仁見智的解讀。

  歷史真諦的宏大呈現

  ——讀《歷史的教訓》

  倪玉平(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人是歷史的產物。汲取歷史智慧,總結經驗教訓,指引未來道路,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一代又一代的歷史學家,都在為這一目標而辛勤耕耘。《歷史的教訓》一書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該書由美國著名文化史家威爾·杜蘭特與其夫人阿裡爾·杜蘭特完成。威爾·杜蘭特(1885─1981年),先后在美國聖彼得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教育,后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物學,並在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的指導下攻讀哲學,1917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杜蘭特筆耕不輟,成果驚人,作品有《哲學的故事》、《轉變》、《哲學的樂趣》、《歷史英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想法和觀念》,以及規模宏大的11卷《世界文明史》,是當時美國少有的集作家、歷史學家和哲學家於一身的學者。

  《歷史的教訓》是杜蘭特夫婦的代表作,通過提綱挈領的線條,勾勒了歷史與人類生活各方面的關系,體現了他們對人類歷史的宏觀總體思考。該書共有十三章,包括“猶豫”、“歷史與地球”、“生物學與歷史”、“種族與歷史”、“性格與歷史”、“道德與歷史”、“宗教與歷史”、“經濟與歷史”、“社會主義與歷史”、“政府與歷史”、“歷史與戰爭”、“增長與衰退”和“真有進步嗎?”全景式地展示了各種因素與歷史的關系,博古通今,新見迭出,引人入勝,可以說,書中到處閃耀著歷史學家睿智的思想光芒,是一本值得大家靜下心來仔細品味的作品。

  在分析種族與歷史的關系時,該書強調“歷史知識會告訴我們:文明是合作的產物,幾乎所有的民族都對此有所貢獻﹔這是我們共同的遺產和債務﹔受過教育的心靈,都會善待每位男女,不論他們的地位多麼低下,因為每一個人,都對所屬種族的文明做出過創造性的貢獻。”(第41-42頁)明確表現了反對種族主義的態度,這在1960年代的美國,有震耳發饋的作用。

  該書在分析羅馬衰落原因的時候,認為“入侵的蠻族發現羅馬之所以衰落了,是因為以前為羅馬軍團提供兵員的,是既能吃苦又愛國的農業人口,他們是為祖國而戰的勇士,如今取代他們的則是在巨大農場裡無精打採的奴隸,這些農場由個別人或者少數幾個人據有。”(第88頁)這種分析,繞過羅馬衰落的表面原因,直指根源奴隸制,充分體現了這位歷史學家的遠見卓識。

  在分析暴力革命的時候,該書認為“暴力革命對財富所做的再分配,並不會多過對財富的損壞。對土地可以進行再分配。但是人們之間天然的不平等,很快就會產生新的佔有和特權的不平等,形成的新的少數人權力,他們的本能從本質上說和過去的少數一樣。唯一真正的革命,是對心靈的啟蒙和個性的提升﹔唯一真正的解放,是個人的解放﹔唯一真正的革命者,是哲學家和聖人。”(第122頁)明確指出了革命的局限性,即革命並不必然會帶來真正的進步和解放,唯一真正的解放,是個人的解放,是思想的解放,隻有作為個人的獨立精神得到了解放,才意味著革命的成功。

  作者並不滿足於單純分析各個因素與歷史的關系,他真正的目的是,通過前面十二章的內容,思考一個更為宏大的主題——“真有進步嗎?”盡管作者部分肯定了進步的存在,但其角度卻和普通人並不相同。該書認為:“進步仍然是真實的,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生下來就比過去的嬰兒更健康、更漂亮、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生來就有更豐富的文化遺產,生來便處在一個更高的平台式,知識和藝術的增加,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基礎和支撐。遺產在增多,接受遺產的人也就相應地得到了提升。”(第181頁)也就是說,進步不可能脫離開歷史,不可能存在與歷史決裂的進步,歷史的借鑒作用和意義,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在書的最后,作者強調:“歷史首先是這一遺產的創造和記錄﹔進步就是遺產的不斷豐富、保存、傳播和利用。對我們而言,研究歷史不僅僅在於對人類的愚蠢和罪惡給以警示,也是要鼓勵人類銘記有價值的先人。過去不再是一個恐怖陳列室,而是變成了一座英靈的城市,一個廣闊的思想國度,那兒有無數的聖哲賢明、政治家、發明家、科學家、詩人、藝術家、音樂家、有共同愛好的人以及哲學家,他們談笑風生,有說有笑,有跳有唱,有雕有刻。”(第182頁)這就在不經意間,回答了第一章“猶豫”的第一句話“在歷史學家的研究接近尾聲之時,他將會面臨這樣一個挑戰:你們研究的東西究竟有什麼用處?”(第1頁)也就是說,作者追求的,是歷史對文明的保存、記憶和薪火相傳,這樣的氣度和境界,值得我們所有人尊重。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曾偉、肖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