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鄧州一位民間保鐵者在天山拉起了條幅。
鄧州人孫洋,在北京工作,2014年11月16日也投入“保路運動”,他在西直門拉開了“我們在北京,支持鄧州高鐵設站”的橫幅。隨后,蘇州、重慶、上海、武漢等十幾個城市的鄧州人都掀起簽名活動。
保路運動的形式創意百出,鄧州一位保路人士身穿皮衣、頭戴皮帽、登上天山,在冰天雪地裡拉起保路橫幅。
還有鄧州網友創作了一首鄧州高鐵進行曲《鄧州高鐵版天路》:“黃昏我站在肥沃的田野,盼望高鐵修到我家鄉,一條條巨龍風馳電掣,為庫區人民帶來安康。”
“鄧州同鄉會”逐步推動各地的活動。而河南新野民間的“保路運動”已發起三個月。
“新野保路聯盟”發起人王紅勇說,他們已經有豐厚的“實戰經驗”,“戰法戰術嫻熟”。而“鄧州沒什麼新意,完全照抄我們此前的活動”。
但面對鄧州在全國掀起的保路活動,王紅勇還是感到了壓力,“要在氣勢上壓過他們(鄧州)。”
“鄧州同鄉會”組織五六人上街拉簽名請願,“新野保路聯盟”則組織上百人上街﹔鄧州保路者去天山拍照,新野保路聯盟成員就到美國白宮留影。
王紅勇等人用不同方式向不同人宣傳。給農民兄弟做工作,王紅勇會說,“他們佔了我們的地,還要搶我們的高鐵。”聽到這,農民們就不高興:“這不中!”
新野保路聯盟還吸引了高學歷人才加入。其中,有四位保路女士:一位城市規劃專家,一位公務員考試專家,一位注冊會計師,一位計算機專業博士,他們是保路聯盟的智囊,能對新野設站的合理性做出詳細分析。
資金來源主要依靠“眾籌”—全國各地的保路成員的捐款。截至11月19日,鄧州同鄉會募集到三千多元。新野保路聯盟則已有4萬元。
王紅勇手機裡,有37個群,包括策劃研究群、活動策劃群、活動執行群等。他會把任務分包。
高鐵經濟學
高鐵對民眾意味著更便捷的交通,對開發商意味著更高的房價,對城市發展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民間的保路情緒日益高漲,除了對故土的支持和熱愛,還有對便捷交通的向往。
“為什麼打破頭也不讓步,到最后也要拼死一搏?因為高鐵對我們老百姓太重要了。”新野人王嵐在重慶萬州開服裝店,因為沒高鐵,從新野到萬州,要十六七個小時。
鄧州人薛小山對高鐵同樣充滿期待。他在北京當過群眾演員、音響師,后回鄧州開影視公司,因交通不便,北京很多朋友不願來鄧州幫忙。所以他加入了鄧州的保路活動。
高鐵過境,最直接帶動的是房價。兩城網友在輿論戰中,都指責對方背后有房地產商的支持。
新野一位地產公司高管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沒有在物質上支持新野保鐵組織,但希望高鐵能在新野設站。“目前,新野房價每平米約三千元,若有高鐵站,每平米將能到四千元。”
鄧州、新野兩地政府也都表達了高鐵對城市發展的重要。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