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后進村如何改變面貌
用尊重贏取信任
我在農村工作期間,常到一個后進村去。之前那裡居民分散、交通不便、產業落后,換屆時群眾就陷於宗族派系的爭斗當中。當地黨委政府時常派出工作組幫助村“兩委”換屆,進行較大規模的產業造血扶貧,但多年來依然無法調整好產業結構,黨委政府的公信力和號召力也降得厲害。后來,當地黨委政府調研后發現,原來工作的症結並不是黨委政府不作為少作為,反而是插手了太多的村級事務,強加的管理和服務引起了群眾的反感。此后,當地黨委政府變“領導”為“引導”,對待村“兩委”班子換屆或產業發展等,充分尊重民意,幫助群眾選出他們要的村“兩委”成員,急其所需提供信息和技術服務,結果不出兩年,當地的農業產業越做越紅火,矛盾糾紛少了,群眾收入增加了。
有的農村干部愛把自己當“管權管事管人”的領導,總認為我是領導,我為你服務了,你就得聽我的,你就得按照我的安排去做。殊不知,這樣的認知和做法不但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反而影響了團結和發展。作為服務者和管理者,要給予群眾充分的尊重,要讓群眾也變成管理者,幫助他們管理好自己的事務,而不是越俎代庖去代管他們的事務,讓群眾成為被動的受管理者。不能讓群眾被動地接受不必要的服務,也不能讓群眾覺得是在接受施舍,而是要以誠摯的真心讓群眾感覺到服務的目的是在幫助他們,在授之以“魚”的同時還要授之以“漁”,這樣,群眾才能相信你、才會支持你。
廣西賀州 李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