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演進脈絡與重大意義

李忠杰

2015年02月27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演進脈絡與重大意義

  【關鍵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治國理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四個全面”,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規劃,針對新形勢下的機遇、挑戰和歷史任務而提出來的重要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形成

  這“四個全面”,每一個都有一個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過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問題。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小康之家”的設想。2002年,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2007年,十七大要求:“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2012年,十八大將“建設”改成“建成”,進一步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

  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斷發展。2012年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問題作出重要決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願景、新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

  全面依法治國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不斷加強。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國提到治國方略的高度,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2012年,十八大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要求。2014年10月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把法治建設作為中央全會的專門議題,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全面的戰略部署。

  全面從嚴治黨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不斷對黨的建設作出部署。鄧小平同志一再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1994年,十四屆四中全會提出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2002年的十六大和2007年的十七大,都提出了黨的建設的基本格局。2009年,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命題和任務。2012年,十八大要求,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並再次強調要從嚴治黨。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的要求,並對全面推進從嚴治黨進行了部署。現在,又直接使用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表述。

  在逐個強調每一個“全面”的基礎上,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治國理政大思路的高度,進一步對“四個全面”進行重要整合,明確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概念,使這“四個全面”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

  從現在公布的材料來看,在起草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過程中,中央對於文件的一個重要考慮,就是要“體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三個全面’的邏輯聯系”。2014年8月,在就《中共中央全面推行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和建議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闡述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關系,提出文件要把握好這“三個全面”的邏輯聯系。

下一頁
(責編:潘婧瑤、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