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

孫陽 付長超

2019年10月08日09:17      來源:人民網

網上有個段子很流行:每到年底,中國仿佛陷入一些西方媒體和悲觀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工廠停工、商店關門、老百姓把貨幣兌換成食物、許多家庭在門口張貼祈福標語……他們懷疑這種現象是“經濟危機”,而在中國,這叫“過年”。

這則中式幽默的背后,不僅描繪了中國春節的特別意義,更讓人不由得感嘆和思考:中國為什麼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

要討論這個話題,不妨先看看這幾十年來,世界怎麼樣,中國怎麼樣:

往遠了看,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席卷泰國,之后迅速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國家,股市匯市一路下跌,許多大型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經濟陷入蕭條。

往近了看,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美國、日本、歐盟等主要發達經濟體深陷其中,世界經濟復蘇緩慢,這場危機的陰影至今仍在。

再來看中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長9.5%﹔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這正應了春晚小品中那一句“放眼全球世界,風景這邊獨好”。

當然,有些更重要的內容藏在數字背后,那就是中國不斷發展、完善、形成的“中國底氣”“中國能力”和“中國經驗”,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幾十年來未發生過經濟危機的關鍵密碼。

2019年9月24日,“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面向公眾開放。 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攝

中國底氣

中國為什麼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作個類比:一個人為什麼從來沒有生過大病?

沒錯,首先他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而中國,正是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過程中,練就出一副硬朗的身子骨。

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中國底氣”。

這份底氣,首先來源於現實中取得的發展成就。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其中,有幾個數據格外引人注目:

按不變價計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4倍,年均增長8.1%﹔其中,1979—2018年年均增長9.4%,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匯儲備穩步增加,2006年末突破1萬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發展進入騰飛期,2012年工業增加值比1978年實際增長38.2倍。2013—2018年,我國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1.7%和9.5%。

觀察這幾組關鍵數據,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總量和綜合競爭力獲得大幅提升,中國建立了基本穩定的金融體系和充足的外匯儲備。同時,工業體系也在逐步完善,以高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動能空間和潛力依然廣闊巨大。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制圖:孫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馮俏彬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幾十年來,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廣闊的市場和充足的潛力,確保了當外部風險和危機來臨時,我們能夠及時有效地應對,這正是中國經濟的韌性。”

可以說,正是這份仍在不斷孕育增長著的現實底氣,成為了中國在一定時間內不發生經濟危機的重要支撐。

而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中國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一定有其根本的原因,這個根本底氣又在哪兒?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分析認為,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由此決定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是爆發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凱恩斯則以有效需求不足為邏輯起點,側重從經濟行為主體的心理角度分析經濟危機的原因。

“經濟波動始終伴隨著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的發展歷程,它是一種歷史常態或者說是經濟體運行的內在規律,隻不過會以非常極端的方式——經濟危機的形式來集中反映這種波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首席研究員張茉楠告訴人民網記者。

那麼,這幾十年來,中國為何能夠有效“熨平”經濟波動,從而避免了經濟危機的發生?

“單純的市場經濟很難實現宏觀和動態的有效配置,而當錯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危機。”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在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中間,尋找到一種創新和平衡,那就是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我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能夠克服歐美市場經濟體系的所有制缺陷。同時,我們擁有強大的國家協調能力,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可以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達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

劉元春表示,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在與世界的接軌中不斷推動內部的改革發展。同時,我們的政策具有系統性、持久性和穩定性。從‘一五’建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到‘十三五’規劃,中國有著統籌謀劃經濟發展的戰略與智慧。”劉元春表示。

的確,這不正是“一張藍圖干到底”的長遠規劃和戰略定力麼?

因此,正是現實底氣和根本底氣的日益夯實,讓中國在自身的發展變革中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影響,蹄疾而步穩地走到今天。

這也正印証了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主旨演講中所講到的,“道路決定命運。中國的發展,關鍵在於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2019年6月19日,江蘇省連雲港市海州開發區內,科研人員正在對智能採煤設備進行技術攻關。 耿玉和攝(人民圖片)

中國能力

讓我們回到剛才的類比:一個人從來沒有生過大病,不僅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更要有及時治愈感冒、發燒這樣小病的能力。

中國,亦是如此。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不是沒有過經濟波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也同樣多次受到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沖擊。

例如,1988年和1994年前后出現過的較大規模通脹﹔1991至1994 年伴隨人民幣匯率的劇烈波動而呈現的資本外逃風險﹔同時,1997年和2008年的外部金融危機也對中國貿易、金融等領域造成了一定沖擊。

不同的是,中國總是能夠化危為機,實現自身的結構改革和轉型發展。

中國經濟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創造了令全球驚嘆的“中國速度”“中國奇跡”。 制圖:付長超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舉了這樣一個例子:“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讓中國大型商業銀行的很多問題暴露出來,例如,不良資產比例過高。這次危機提升了社會各界對銀行穩健經營重要性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大型商業銀行改革。”

連平介紹說,正是因為后續外匯儲備注資、境內外公開發行上市等股份制改革舉措的推出,確保了當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時,中國銀行業有充足的資本金和較強的信貸投放能力,從而使我國金融業整體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經受住了這輪危機的沖擊。

除了有效應對外部風險、及時實現化危為機的能力,中國在自身的發展中也在不斷實現破舊立新、轉型升級。

有個生活中的現象,正在悄悄變化:很長時間內,作為制造業大國的中國,卻出現國人出國瘋狂搶購的狀況﹔如今,越來越多的國貨則成為了“爆款”,中國產品和中國品牌不斷獲得尊重、贏得市場。

這個變化背后,正是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政策思路上,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黨的十九大提出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這正是我們在應對外部沖擊和內部挑戰過程中總結出的實踐經驗。”張茉楠表示。

那麼,同樣在應對風險和自我修復的進程中摸索,為什麼中國能力、中國辦法能行得通?

有力有效並具有主動性的宏觀調控功不可沒。

1997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同時積極採取鼓勵出口、吸引外資、擴大內需等舉措,有力對沖了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2008年,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更大級別沖擊,黨中央、國務院迅速確定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通過產業振興、擴大消費、金融支持、穩定就業等主動的宏觀調控舉措,有效應對了危機,也為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在保持物價水平總體穩定、確保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提高發展質量效益等方面,中國在實踐中所形成的宏觀調控體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元春認為,“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體系與西方政府採取的宏觀調控有本質差別。首先,中國的宏觀調控具有計劃性,與中長期的戰略規劃相結合﹔同時,中國的宏觀調控不是單純的就經濟談經濟,而是與民生改善、環境保護、社會體系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綜合治理機制,有效避免了整體失衡。”

回首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歷程,正是在一次次防范風險、應對挑戰的磨礪中,中國能力不斷增強,中國特色日益顯現。

正如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主旨演講中所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振興,就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2016年9月4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 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中國經驗

有句諺語這樣說:好的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發展成就和在防范應對經濟危機過程中的主動作為,為世界各國樹立了一個好榜樣,更為全球經濟治理積累了一些好經驗。

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例,面對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的深度沖擊,中國積極參與G20這一多邊機制的政策協調,G20峰會也開始更多著眼於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中國更是貢獻了一系列理念和主張。

“在全球面臨經濟危機沖擊時,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依靠自身的發展基礎和積極作為,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同時,中國路線、中國主張也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獲得了共識。”劉元春表示。

馮俏彬認為,在防范和化解危機的過程中,“中國經驗”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首先,要練好內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其次,要在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同時,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夯實應對風險的發展基礎。

最后,要堅持改革開放,繼續融入世界。在競爭與合作的歷練中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提升防范風險的能力。

當然,中國經驗還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豐富和拓展。

著眼當前,世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變局,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累積,經濟衰退的風險日益增大。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今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調至3.2%,為過去10年來最低。

面向未來,中國如何守住不發生經濟危機的底線,如何有效應對潛在的危機和風險?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國際形勢更加錯綜復雜、國內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對外開放加快提速的關鍵時刻,緊密追蹤國際金融風險,並及時調整國內相關政策尤為重要。

“要加強跨部門金融監管的協調機制,形成統一、協調、高效的金融監管體系﹔要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建設性地推進全球經濟金融領域的改革﹔同時,要提升引導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的能力。”王冬勝表示。

張茉楠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則提出了三個視角:

第一個視角叫“望遠鏡”。世界經濟仍然處在深度調整期,這不是一個短周期,一定伴隨著中國從大國走向強國的整個歷史發展周期,所以中國要有長期的發展戰略眼光,保持好戰略定力。

第二個視角叫“透視鏡”。全球格局風雲變幻、錯綜復雜,多重利益糾葛的大背景下,中國需要撥開雲霧見天日,通過改革和開放深度洞察真偽命題,以敢於創新、勇於變革的姿態迎接挑戰。

第三個視角叫“顯微鏡”。在危機處於萌芽狀態時,要善於見微知著和化危為機,抓住恰當時機遏制風險蔓延,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講了這樣一句話:“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將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動,帶來更加進步和繁榮的中國和世界。”

中國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經濟危機,這是中國之福,也是世界之幸。

(栗翹楚、庄紅韜、楊曦、車柯蒙、任妍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馮粒、曹昆)

從1949年到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一切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自哪裡?世界充滿好奇,時代不斷追問。

人民網重磅推出“70年70問”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尋找歷史性成就蘊含的“中國基因”,破解歷史性變革背后的“中國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