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考如何改變許多人的命運?

孫競 郝孟佳

2019年10月07日10:55      來源:人民網

7月24日,清華大學的一紙捷報,輾轉2300多公裡,抵達雲南省曲靖市阿都鄉的貧困考生林萬東手中。在2019年全國高考中,林萬東理科713分,被清華大學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錄取。

爺爺年邁、父親傷病、母親在一家工地搬磚背沙維持生計……這一紙通知書的到來,讓全家人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當晚,林萬東在日記中寫下:“高考不僅是我個人命運的轉折點,或許也將成為我們一家新的起點。”

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林萬東與家人分享喜悅。 來源: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

知識改變命運,對於從深度貧困地區走出來的林萬東來說,是最真實的體驗。在中國,通過高考這條路徑,數以億計的考生以奮斗之姿,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新中國成立初期,第一次參加高考的考生隻有5.9萬人﹔2019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超過1000萬人。根據教育部數據,194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隻有11.7萬人,毛入學率為0.26%﹔2018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達到3833萬人,毛入學率達到48.1%。

9月26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惠及每一個成員、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通過學習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創造他們的夢想。”

創立

率世界之先,開啟大學全國統一考試之路

我國是考試制度的故鄉。從《尚書·堯典》文字記載的我國最早的考試,到《冊府元龜》關於考試機構設立和調整的描述,再到孫中山在《五權論》中關於中國考試之真精神的闡述,在不同的時代,考試制度都被賦予特定的含義和使命。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在高考研究領域深耕多年的浙江大學資深文科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海峰如此評價高考制度的誕生。

1905年,沿襲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與此同時,西方大學自主招考的辦法被直接搬入中國的新式大學中,並沿用到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大部分高校依舊採用自主組織命題的形式,也由此造成各校間招生結果極不平衡。條件好的高校生源充足,次之學校多次招考仍不足額﹔成績好的學生常被幾所大學同時錄取,新生報到率高低不一。

1952年8月,第一次全國高校統一招考舉行。考試環節統一操作,對報考條件、考試科目、考試時間、政治審查標准、命題標准、標准答案、評分標准、錄取原則等都做出規定。全國統一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正式建立。

“在中國高校招生考試史上,1952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它成為新舊招生制度的分水嶺,標志著‘高考時代’的開始。”劉海峰說,“中國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學統一招考之路。”

然而,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爆發,所有大專院校均停止招生,教師與學生被下放勞動,我國高等教育陷入癱瘓狀態。1970年到1976年間,全國大部分高校採取“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復審”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教育質量滑坡,國家需要的人才青黃不接。

重啟

擔公平之義,全面打開人才進階通道

1977年9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感謝40多年前的那場考試,給了小蝦從小溪游到江河,然后見識浩瀚大海的機會。”談起高考,中科院院士、數學家袁亞湘如是說。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的報道。關閉了10余年之久的高考閘門,再次開啟。570 萬名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考生,從工廠車間、田間地頭、軍營哨所涌向考場。

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從此,一個通過公平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全新時代到來了。

當時的袁亞湘已經在家務農3年,插秧、犁地、種田,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父親把恢復高考的消息從鎮上帶回村裡,並且找到生產隊長,請求給袁亞湘一個月的脫產復習時間。

在煤油燈下挑燈夜讀的辛苦得到回報,袁亞湘成功考入湘潭大學數理系計算數學專業,成為了當年隊裡唯一考上大學的人。

他跨過高考,走出鄉野,一路從湖南到北京、再到英國劍橋,一次次打破了人生的“天花板”,登上數學研究的巔峰。

“40多年前的那場高考給我的人生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我相信,即便是晚兩三年恢復高考,我的生活軌跡也會與現在的徹底不同。”袁亞湘感慨萬千。

袁亞湘大學時期的學生証 來源:《兩院院士憶高考》(湖南大學出版社)

若大旱之望見雲霓,似長夜之現出曙光。

據統計,這場久違的高考,使27萬人叩開了大學的校門,迎來了個體命運的“拐點”,重拾對未來的信心。

劉海峰同樣也是當年的幸運兒。“考上大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生的重大轉折,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上山下鄉的知青而言,更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好似魚躍龍門。”

高考承載起公平與夢想,知識被重新賦予了足夠的尊嚴與價值,人才進階的通道豁然開朗。

高考制度的重啟,也是我國社會公平和公正的重建。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光禮表示,高考真正意義上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也給無數寒門學子提供了向上的通道和實現夢想的機會。高考的核心功能是公平與科學選才,公平公正是其永恆不變的原則和底線。

貴州省招生考試院院長周寶英在此前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採訪時說:“高考制度本身以公平為導向,體現的是唯才是舉,是‘不看老子不看面子不看票子看卷子,不拼爹不拼娘不拼關系拼分數’。在高考制度下,每一位公民都能夠在同一個平台上去努力、去競爭。”

9月24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的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部長劉昆、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三位部長都不約而同地回憶起高考,感慨萬千。他們都是1977年的高考生,通過高考,從農村邁進了大學之門,如今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實現社會流動,促進社會公平,始終是高考的題中之義。

奮進

選棟梁之才,積蓄國家發展能量

2015年,韓儲銀成為1949年以來甘肅靜寧縣曹務鄉第一個考上清華大學的學生。高考,讓韓儲銀徹底告別了上學要翻兩座山、淌過一條河的艱辛生活,也讓他的父母——兩位土生土長的農民看到了擺脫貧困的曙光。

韓儲銀帶領支教班級學生參加運動會 韓儲銀提供

“教育讓我得以走出大山追求更美好的未來,我希望自己能夠用行動去回饋社會,用教育去影響更多的人。”本科畢業后,他毅然選擇了加入清華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前往陝西延安支教一年,為西部地區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作為“80后”北京人,在航天五院五〇二所某衛星型號控制系統擔任副主任設計師的關宏,命運也是因為高考而發生改變的。

懷揣著對航天專業的熱愛和“航天報國”的遠大志向,她在高考填報志願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飛行器設計系並如願。

從2003年9月進入大學,到2013年博士畢業,關宏用人生中最青春燦爛的10年,為航天專業做積累。最終,走上了衛星研制工作的道路。

關宏在實驗室 曾志強攝

“個人選擇,其實一直和報效國家是分不開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為了祖國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關宏說,“選擇航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實現夢想。從個人角度講,是一個仰望星空的小孩兒對浩瀚宇宙的好奇和向往﹔從國家的角度講,是一個仰望星空的民族對整個世界的探索和發現,也是這個民族對全人類的一份貢獻。”

從改變個人命運、家庭命運,到把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與國家的發展命運融為一體,高考制度不僅為個人成長,更為國家發展進步積蓄了更多能量。

“高考雖然表面上看僅僅是教育考試,但能否選拔出合適的人才進入大學深造,會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劉海峰指出,恢復高考后前三年招收的大學生,有90多萬人才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骨干,這批人在后來的改革開放中成為重要推動力和社會發展的支柱力量。

70年來,以高考為入口的高等教育碩果累累。“十二五”期間,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計輸送近2000萬專業人才,為高科技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2018年,全國共有113所高校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獲得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通用項目185項,佔通用項目總數的82.6%,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姜朝暉認為,高等教育在國家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高校科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作用日益凸顯。在載人航天、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領域產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不斷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創新能力。中國在2016年首次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25名,2017年上升至第22位,到2018年的17位,進步明顯。“通過高等教育的發展,我國人力資源開發總體水平進入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前列,位居9個發展中人口大國之首。”

目前,我國近9億勞動者中,受過高等教育或具有各類專業技能的有1.7億多人。相關研究表明,中國人力資源開發規模世界第一,開發能力持續提升,開發質量不斷提高,開發貢獻舉世矚目,更加接近人力資源強國門檻。

個人的奮斗夢,與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強國夢,通過高考形成緊密的關聯。

探索

掀改革之潮,堅守教育初心使命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開啟了改變個人命運的大門。而今,中國高考已跨入“不惑之年”,40多年來,高考與時代同行,在國家發展中持續調整和完善,在探索中踐行改革精神,在沉澱中不斷回歸教育初心。

1978年春,北京大學迎來恢復高考后錄取的第一批新生。 新華社發

從1983年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到1985年實行“雙軌制”,出現“自費生”﹔從1996年開始正式試行招生“並軌”,到1999年推行“3+X”科目考試方案﹔從2016年全國26個省份高考使用統一命題試卷,到2019年8省市試行“3+1+2”考試模式……高考,始終在改革中探索,邁著穩健的步伐,伴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前行。

從2001年取消高考考生年齡和婚姻限制,到2007年師范生免費教育重返大學校園﹔從2012年開始面向貧困地區實施國家扶貧定向招生計劃,到2014年解決隨遷子女異地高考問題,5.6萬名學生在居住地參加考試﹔從2014年首次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試卷,到2015年忘帶証件可“刷臉”入場。高考,始終不斷自我完善,追求更加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機制。

“一考”可能無法定終身,但是這“一考”卻領著億萬學子走進大學之門,從而邁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2019年高考首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考點考生入場。 盧靜攝

2014年8月18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時指出,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總的目標是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模式,健全促進公平、科學選才、監督有力的體制機制,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高考仍是教育的“指揮棒”、社會的“穩定器”,未來的高考改革“隻會越改越好”。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考試中心原主任戴家干認為,新的時代迫切需要教育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調整結構、加快培養各級各類創新人才,這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面臨的歷史任務。從這個角度上講,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建設新型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把手。

“如何改造我們的考試,要從單一考試到多元評價,評價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戴家干強調。

戴家干表示,我們進行的考試制度改革不僅是為了今天,更是為了明天。隨著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深入推進,高考制度將繼續肩負選拔人才、服務國家的神聖使命,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証和智力支持。

前行

答時代之問,啟未來之程

近年來,隨著高考成績不斷被海外院校所承認,更多學子開始用高考成績直接申請留學。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在2013年的時候就開始認可中國高考成績,是澳大利亞第一所直接認可中國高考成績的大學。”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校長伊恩·雅各布斯說。

目前,在澳大利亞41所公立大學中,有24所承認中國高考成績。在新西蘭8所公立大學中,有7所承認中國高考成績。

2019年3月,英國劍橋大學在入學要求裡明確指出,中國高考是劍橋大學認可的考試。劍橋大學官方微博稱,承認中國高考成績並不是劍橋新聞,已執行有數年。除了劍橋大學,伯明翰大學、萊斯特大學、鄧迪大學、女王大學、卡迪夫大學等也都承認中國高考成績。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校長伊恩·雅各布斯說:“高考是中國一項重要的考試,我們相信它的權威性和重要性。”

高考制度的恢復,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重新拿起書本,灌溉了一顆顆渴望知識的心靈。70年來,面對“如何辦好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這張考卷,中國一直在努力尋找答案,探索中國經驗。

2019年高考首日,家長深情擁抱即將進入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考點的孩子。 盧靜攝

歷史長河緩緩流淌。雖然那些浸透著汗水、淚水的青春時光一去不返,那些寫滿堅持、拼搏的年輕誓言早已泛黃,但是高考,始終佐証著中華民族篤信的“知識改變命運”,始終驗証著“天道酬勤”,始終讓我們相信“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時代大潮奔涌向前。雖然一張張考卷早已不是決定個人前途命運的唯一憑証,更不是成長成才的唯一鑰匙,但它依然寄托著莘莘學子不負韶華的誓言,寄托著國家和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期許。

高考,改變了個人命運,也改變了國家命運﹔見証著個人成長,也見証著時代進步。

70年,教育發展的巨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勢不可擋的磅礡力量。如今中國教育已經站上新的歷史起點,高考制度也將以奮力奔跑的姿態,向著教育強國闊步前行。 

(責編:馮粒、熊旭)

從1949年到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了70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一切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社會理想。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自哪裡?世界充滿好奇,時代不斷追問。

人民網重磅推出“70年70問”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尋找歷史性成就蘊含的“中國基因”,破解歷史性變革背后的“中國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