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從用典讀懂習近平的執政智慧【9】--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平語”近人——從用典讀懂習近平的執政智慧【9】

2015年08月05日14:2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篤行】

>>點題<<

成功緣於實干,禍患始於空談。實干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注重落實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在履新之初就向全黨鄭重宣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形式主義”列為“四風”之首,矢志根除虛浮作風﹔到全面深化改革強調“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致力實現改革藍圖,強調實干、注重落實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鮮明品格。

“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機遇稍縱即逝,改革不進則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藍圖,靠什麼繪就?13億人的“中國夢”,靠什麼實現?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黨“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持續奮斗?空想清談隻會貽誤發展,實干苦干方能成就夢想。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腳踏實地地奮斗、扎扎實實地工作,才能無愧於人民期待和時代責任。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不管是國家要實現振興,還是個人要成就事業,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為立志,二為勤勉。立志是前提,勤勉為保障,無志不足以行遠,無勤則難以成事。習近平同志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這句含義雋永的古語,正表明立志與實干相輔相成的關系。我們有著宏大的發展目標——“兩個一百年”近在眉睫,民族復興“中國夢”曙光在前﹔我們也面臨復雜的發展環境——發展攻堅期,多少工作要推進﹔改革深水區,多少困難要破題。正因此,我們更需苦干實干,以務實作風、踏實態度,“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步一個腳印朝前走。而在這一過程中,每個人也能找到人生舞台、收獲出彩機會,以志為方向、以勤為動力,與國家、民族一起前行。

■ 原典

王曰:“嗚呼!凡我有官君子,欽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戒爾卿士,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

——﹝上古時代﹞《尚書·周書·周官》

■ 釋義

《尚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經學文獻,其中《周書》是《尚書》組成部分之一,相傳為記載周代史事之書。

這句話的背景是,周成王滅了淮夷,回到王都豐邑,和群臣一起總結周王朝成就王業的經驗,並向群臣說明設官分職用人的法則。他在告誡“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職事者)要忠於職守、勤於政務時說:你們要認真對待你們的職責,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這句話中的兩個“惟”字當“由於”講,意思是說,取得偉大的功績,在於志向遠大﹔完成偉大的事業,在於工作勤奮。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在印度尼西亞的演講中,習近平同志引用這句話表明國家間的和睦友好,“必須夯實雙方關系的社會土壤”﹔在法國的演講中,習近平同志用這句話闡釋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辛勤耕耘的結果”﹔而在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這句話用來說明基層工作創新對於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性。習近平同志之所以鐘愛這句話,正是因為其中充滿了大與小、多與少、成與始的辯証思考。在闡明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同時,也告誡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具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才可能有大發展、成大事業。正如愚公移山的典故,一筐土一筐土地搬下去,“子子孫孫無窮盡”,就總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

■ 原典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四章》

■ 釋義

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提出謹小慎微和慎終如始的主張。“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合抱:兩臂圍攏,形容樹木粗大。毫末:幼苗,比喻細小。意思是說,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九層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裡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形象地論証了大事都是由小事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道理。老子“大生於小”的思想對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產生了影響。在《荀子·勸學》中,荀子提出了“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等觀點。但與老子不同的是,荀子據此提出了“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積極進取的主張,與老子順應自然的“無為”“無執”思想大異其趣。相同的前提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這反映了儒道之間既相互取益又相互抵牾的復雜關系。

(責編:黃亞惠(實習生)、劉軍濤)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