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語”近人——從用典讀懂習近平的執政智慧【4】--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

人民網

“平語”近人——從用典讀懂習近平的執政智慧【4】

2015年08月05日14:2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字號

【廉政】

>>點題<<

“反腐敗高壓態勢必須繼續保持,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對腐敗分子,發現一個就要堅決查處一個。”習近平同志從關乎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反腐,強調既防止“縱蠅為害”,也決不“養虎為患”﹔既要治標,也要治本,並以治標為治本贏得時間﹔既要經常抓,也要長期抓,“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等中引用

■ 解讀

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這絕不是危言聳聽。而這樣的滑坡和動搖,往往是從小事開始的。習近平同志還曾以“貪如火,不遏則自焚﹔欲如水,不遏則自溺”“堤潰蟻穴,氣泄針芒”“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等,提出過同樣峻切的警思。現實中,少數干部總以為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就行了,所以在“小節”上疏於防范,認為吃幾頓飯、喝幾瓶酒、收點小東西無傷大雅,其結果往往是“小節不慎,大節難保”,最終鑄成大錯、悔之晚矣。所以習近平同志不斷強調,思想的口子一旦打開,那就可能一瀉千裡。干部不論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獨、慎初、慎微,“不以惡小而為之”。

■ 原典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誰雲交際之常,廉恥實傷﹔倘非不義之財,此物何來? ” ——﹝清﹞張伯行《禁止饋送檄》

■ 釋義

張伯行(1652—1725年),河南儀封(今河南蘭考)人,曾任福建巡撫、江蘇巡撫、禮部尚書。他清廉剛直,從不收受禮物,極力反對以饋贈之名,行賄賂之實,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在福建巡撫任上,為拒絕送禮者,特地撰寫了一篇《禁止饋送檄》,張貼於居所院門及巡撫衙門。那些送禮者見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討沒趣,便悄然離開。這篇檄文也不脛而走,廣為傳誦,被視作為政清廉的“金繩鐵矩”。這篇《禁止饋送檄》,全文僅56字,共用了8個“一”字,申述了關心百姓疾苦、注重個人名節、反對送禮行賄的主張。“一絲一粒”雖小,卻牽涉我的名節﹔“一厘一毫”雖微,卻都是民脂民膏。對百姓寬待一分,那麼百姓所得就不止一分﹔向百姓多索取一文,那麼我的為人便一文不值。這體現了廉潔奉公的做人原則與道德操守。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無論是貫徹落實八項規定,還是堅決反對“四風”,習近平同志都反復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都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表率和帶動作用。“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馬就不難”,領導干部如果隻表態不表率,拿著手電筒隻照別人、不照自己,普通干部怎麼會有改作風的動力?俗話說,領導不領,水牛掉井。領導干部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禁令只是說在嘴上、寫在文上、挂在牆上,公款吃喝依舊,公車超配依舊,辦公超標依舊,制度成了“稻草人”,改作風如何取信於人?就此而言,領導干部本身就是反“四風”的標准、改作風的標杆,越是嚴格要求自己,越能產生模范帶動的輻射作用,釋放出以上率下的正能量。

■ 原典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禁之,至於不禁,令亦如之。若乃肆情於身,而繩欲於眾,行詐於官,而矜實於民。求己之所有余,奪下之所不足,舍己之所易,責人之所難,怨之本也。 ——﹝東漢﹞荀悅《申鑒·政體》

■ 釋義

“政體”,即為政的要領。在《申鑒·政體》中,荀悅提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不善於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首先會要求別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要求自己。荀悅以此告誡統治者正人先正己,方能令行禁止,才是“善禁”。荀悅的這一觀點繼承了儒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思想。四百多年后的唐太宗堪稱“善禁”典范,他說:“若安天下,必須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亂者。”魏征在上疏中亦言:“盡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責下。”可見,中國古代已將“正人先正己”視為“善禁”至要。

(責編:黃亞惠(實習生)、劉軍濤)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時政要聞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務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1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