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川軍抗戰的一個縮影
西充川軍的800壯士,是抗日川軍的一個縮影。之所以勇敢堅強,是因為他們堅守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存亡相依的信念。李汝江說:“這個信仰,陪伴父親與他的戰友們始終,勇敢去迎接挑戰,堅守陣地,贏得勝利!”
李汝江記得1953年的某一天,一封來信讓全家喜極而泣,李汝江才終於相信,父親還活著!信中說,李宏毅被安排到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當教員,並獲准帶家屬生活。
李汝江跟著媽媽、姐姐先坐汽車去南充、重慶,又坐船去武漢,最后坐了幾天火車輾轉到哈爾濱,一家團聚,母親哇哇大哭。“這是我第一次坐汽車、火車,記得在重慶上船前,吃了一碗火鍋粉,那個味道至今忘不了!”在哈爾濱,打過鬼子、九死一生的英雄父親就在面前,李汝江說,“失去父親,飢餓戰亂的童年陰影,一下子雲開霧散了!”
在兒子眼裡,父親是血肉之軀,卻是一個傳奇。因為,他身上殘留了太多彈片,“上世紀80年代末,他需要做個小手術,但醫生發現他肚皮上有黑點,以為是癌症。父親哈哈大笑,說那是殘留在體內的彈片,不僅肚皮有,嘴皮、手臂、身上到處都是。”
手術后,李汝江勸父親:“現在寫傳記的人也那麼多,怎麼不把西充‘800壯士’的事跡寫下來呢?”
當時,老爺子已經70多歲了,平時會寫詩詞的李宏毅開始執筆《征途札記》。其間,他親筆書寫了幾十萬字的材料,積存下來厚厚20多公分的手寫材料。李汝江說:“很多人,包括一些協會、民間組織、電視台,都來要《征途札記》,目前它應當是由親歷者所寫、反映那一段歷史比較全面的文字資料。”
晚年時期,李宏毅最喜歡對家人說:“一定要努力為自己的民族爭氣,隻有民族強大了,人家才不敢欺負!”
2005年老人家去世,兒子李汝江從骨灰中,拾起了幾塊被燒得焦黑的彈片。他說:“父親與他的老鄉戰友‘800壯士’已在天堂團聚了。”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