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西充壯士一去不復返
抗戰慘烈,“800壯士”相繼犧牲。那一日,攻浙江分水,一群人突圍拖下李宏毅的“尸體”,發現他沒死,准備抬去上海治療。沒想到的是,李宏毅躺在擔架上,突然聽到陣陣驚天動地的鞭炮聲和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抗日戰爭勝利了!
據李宏毅在《征途札記》所述,856人西充壯丁,其中一人因身體原因被退回,855人則全部補充到川軍43軍26師,編成了野戰補充營開赴江西訓練。在那裡他們苦練殺敵本領,射擊不合格或者刺殺輸了一槍的,半夜都會起來練。最終,這批西充人的技術均達到了優秀等級,分編到一線連隊。
800多西充人好說當地土話“錘子”二字,開始有人覺得他們“扯得很”。但是,在戰斗過程中,他們性格火爆、敢打惡仗,沖在最前面,很快贏得了上司青睞與戰友們的欽佩。尤其是二十六師師長王克浚,對西充士兵喜歡得不得了。凡是遇到攻堅戰,久戰不決的時候,總會發出指令:“喂!你那裡還有多少‘錘子’,趕快放來組成敢死隊,給老子頂起!”
西充“800壯士”一戰成名的第一仗,是在武漢會戰的湖口保衛戰。據李汝江根據父親的回憶介紹:“當天他們和鬼子交火多次,各有死傷,但我軍兩側高地上的輕重機槍以交叉火力構筑起密集彈網,日本鬼子雖然多次突擊,但都失敗告終”,這場戰役,西充“800壯士”中既有被子彈穿膛而過奇跡生還的傅繼堯、也有帶領20多個弟兄活捉四個鬼子的李利民等英雄。
1938年在江西、湖口等江防陣地,李宏毅即升班長,第二年升為排長,進攻南昌,“800壯士”傷亡了100多個。活下來的大部分陸續升任連、排長。李宏毅在戰爭期間考入黃埔軍校三分校軍官班八期,專攻美軍戰術,1940年畢業返回部隊,不久升任營長。
李汝江說,父親常說,川軍中的西充“800壯士”個個都是沖鋒在前、奮不顧身的好士兵,戰斗中舍身炸敵人的碉堡、炸坦克、咬著鬼子耳朵肉搏,例子數不勝數。
“龍衢戰役”后,川軍二十六師打得隻剩幾個人,西充“800壯士”為國捐軀,隻有李宏毅一人奇跡生還。原來,1945年8月9日,部隊進攻浙江分水縣城,李宏毅率一個加強營從敵后插入分水縣城與敵巷戰,身負重傷居然還沒死。
早在1943年,“西充縣抗敵救援會”就在肅王廟立了一個木質紀念牌,表達家鄉父老對“800壯士”的懷念。據介紹,這個紀念牌毀於上個世紀60年代文革期間。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