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學習有方】

看習近平30余年從政經歷學為官之道【2】

潘婧瑤 徐偉峰(實習)劉昶榮(實習)

2015年02月05日15:47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壽寧縣下黨鄉調研並召開現場辦公會。(出自《擺脫貧困》一書》)

    做官為民:

    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

    習近平2002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時曾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茫、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七年多上山下鄉的經歷,最大的收獲是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實事求是,什麼叫群眾。”

    “深入基層不放鬆,立根原在群眾中﹔千磨萬擊還堅勁,管爾東西南北風。”習近平用這首由鄭板橋《竹石》改編的詩作為他上山下鄉的最深刻體會。

    習近平在2000年接受《中華兒女》雜志採訪時回憶了他上山下鄉時的一段經歷:剛去上山下鄉時,由於年齡小,又是形勢所迫,他並沒有長期觀念,也沒有注意團結問題。后來,在長輩的教導下,他跟群眾一起干活,努力跟群眾打成一片。“群眾見我轉變了,對我也好了,到我這兒串門的人也多了,我那屋子逐漸成了那個地方的中心”,“漸漸地就連支部書記有什麼事都找我商量”。

    1988年-1990年,習近平在福建寧德擔任地委書記。當時寧德地區基礎差、發展慢,省委想讓他去改變那裡的面貌,當地群眾也希望他能帶著大家變。然而,在經過認真調研后,習近平認為,寧德的經濟基礎薄弱,不可好高鹜遠,還是要按實事求是的原則辦事,多做一些扎扎實實打基礎的工作。“最后來看,我的看法還是貼近實際的。”習近平當時在接受《中華兒女》雜志採訪時說,“一般講,剛來的時候,說一些讓大家熱血沸騰的話很容易,趁大家的勁‘踢三腳’也容易,但是這個勁一挑起來,接著將是巨大的失望,我不能做這種事情。”

    2004年5月發表於《浙江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曾用“人民的勤務員”來形容黨員干部。他說,每一個領導干部都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潘婧瑤、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