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在病房裡接受吸氧治療,精神挺好的。 董旭明 攝
湖州一街道干部感染H7N9 曾參與扑殺活禽
記者深入隔離病房,面對面採訪患者
提醒參與防治禽流感的工作人員,接觸活禽更要小心,發燒要及時就診
昨日,我省(浙江省)新增4例H7N9禽流感病人,其中一例症狀很輕的是41歲的張先生。
張先生是湖州人,他與H7N9病毒“不期而遇”,緣於上周。當時,他作為街道干部,接到工作任務扑殺活禽,一周后,他被確診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前天凌晨,他從家裡被直接送到浙大一院接受治療。
昨日中午,記者在浙大一院新啟用的隔離病區見到了張先生。他坐在病床上,鼻子插著氧氣管,在吸氧治療,精神還挺好的,忙著用手機上QQ。
張先生的病房是個單間,裡面沒有放什麼搶救設備,很安靜。張先生笑著對記者說,感覺沒什麼不舒服,到醫院更像是“休養”。
扑殺活禽時
鼻子捂得不夠嚴實
張先生今年41歲,是街道干部,主要分管安全生產,包括食品、餐飲等。這次禽流感來襲,護防工作也是他的分內事。4月8日凌晨,他接到通知,扑殺浙北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的活禽。
張先生說,當時他知道湖州有禽流感疫情,出現了一例確診病人﹔不過,雞身上有沒有病毒,他不了解。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防護上可能簡單了一點。他說,當時,進入市場的有五六十人,其中城管工作人員30多人,街道工作人員十幾人,農業部門還有十幾人。
“進現場,你們有防護嗎?”記者問。
“有的,市場裡暫時的養雞養鴨房間,畢竟不太干淨。我自己套了白色防護服,戴了兩層薄的橡膠手套,外面又加了一副橡膠手套,但是沒帶眼罩,口罩隻戴了2層普通口罩。我是戴眼鏡的,當時鼻子上捂得不嚴實,可能這點疏忽了。”
張先生回憶那天是凌晨1點多出門的,扑殺工作從2點開始,直到凌晨5點才結束,扑殺了7000隻雞,忙了3個多小時。
回到家裡,張先生沒驚動家人,馬上洗衣服洗澡,幾乎一個晚上沒睡覺。第二天他也沒休息照常上班去了。
一周后發燒
測出病毒陽性
記者問,直接跟活禽接觸,當時自己慌不慌的?
張先生一下子笑了:一點都沒慌,你想啊,那些賣雞賣鴨的,一天到晚跟活禽打交道,都沒事。而且我們去現場,一個欄裡幾百隻雞,幾乎也沒有瘟死的。所以當時沒覺得有太大危險。
正好一周后,14日中午,張先生感覺人有點發燙。“平時有這點症狀,我不去醫院看的,自己吃點感冒藥就算了。但這次,我自己有點不放心,畢竟扑殺過雞,直接接觸了活禽嘛,下午我上醫院去了,醫生給我量體溫,36.9℃,屬於正常的,醫生說不用吃藥,回去吧。”
於是張先生就放心回家了,按照醫生的說法,盡量多喝水。
但第二天周一早上,張先生自己測了一次口腔體溫,有37.5℃,他心裡又打了個問號:體溫又稍高一點了,到底有沒有事?
警惕的張先生,再次去了趟醫院。驗血結果白細胞正常的,其他指標基本也正常。醫生說,沒有炎症,抗生素就不要用了。見他不放心,問他要不要做胸片檢查?張先生想了想說,不要拍胸片了,做個H7N9禽流感病毒檢測吧,這樣好安心。
醫生說,按照H7N9篩查標准,體溫不高,一般不檢測病毒。於是醫生勸張先生先回去休息。
張先生又返回單位,中午稍休息了一下,下午再量體溫,此時達到37.8℃,又微升了一點。張先生開始真的不放心了,“一旦體溫再高上去,恐怕要耽誤病情了。”
張先生主動與疾控中心聯系,去做了個咽拭子測試病毒,那時,是15日下午5點多。
當天晚上10點鐘,疾控工作人員出了檢測報告,果然如張先生擔心的那樣,H7N9禽流感病毒呈陽性。
當晚單位派車,直接把張先生從家裡送往浙大一院就治。路上幾乎沒耽擱,他們凌晨趕到了醫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