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事業單位改革加大養老金缺口--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

專家:事業單位改革加大養老金缺口

2012年12月19日13:46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社會保障國際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現場(人民網張啟川攝)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楊文彥)昨日,社會保障國際論壇暨《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在京發布。養老金缺口問題以及如何保值增值仍是專家們熱議的話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戴相龍說,“我們的養老金有缺口”。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科智訊專家鄭秉文指出,事業單位改革加大了養老金缺口,這是制度轉型支付的成本。

現狀:

事業單位改革加大了養老金缺口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2012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表示,我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目前結余1.9萬元,2011年養老金收入約1.3萬元,支出約1.2萬元,略有結余。所以,“從全國層面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問題。”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基金監督司副司長張浩表示,目前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余已達到1.9萬億,但是,養老金結余在各地很不平衡,不少地區有缺口。如果沒有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助,全國當年結余很少。

鄭秉文表示,截至2010年底,中國個人賬戶記賬額1.9萬億元,其中做實賬戶僅2039億元,等於1.7萬億缺口。

戴相龍在社會保障國際論壇上說,“我要告訴大家,我們的養老金有缺口”。

針對養老金是否存在缺口,大家眾說紛紜。《報告》分析指出,否認養老金有缺口,並非指“空帳”,而是現金流概念,也就是當期發放沒問題,這符合事實。但是現金流量有結余並不代表沒有虧損。隨著人口老齡化和繳費人數趨於下降,流量和存量問題可能會威脅到養老金的支付。

《報告》解釋,不同的“缺口”表述,並非是同一概念﹔測算口徑不同,結果也是不同的。

就缺口的形成原因,鄭秉文指出,事業單位改加大了養老金的缺口,這是制度轉型應該支付的成本。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易麗麗博士表示,事業單位改革后,養老金會被納入社會保險,事業單位人員雖然沒有繳納過社保,但是沒有繳費的年限被視為已繳納。沒有繳納的個人賬戶裡面沒有積累,卻要按照積累形式發放養老金,這部分如果沒人埋單,本身就是一個缺口。視同繳費造成的缺口很大,理論上應該會用財政資金補充進去,但是實際怎麼運作尚不明確。

相關閱讀:

聯系本文記者

楊文彥
[留言][博客][微博]
分享到:
(責任編輯:仝宗莉)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