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2月17日电(记者 李叶)今日,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发布式,中国养老基金地区失衡与财务可持续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在会上分析了《报告》中认为财政补贴掩盖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存在的缺口。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存在的缺口
李扬说,《报告》认为财政补贴掩盖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存在的缺口。他认为,这种得益于政府补贴的基金累计节余的快速增长,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因为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经济增长将进入结构性减速的通道,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会相应趋缓,指望长期财政补贴的代价显然是越来越高昂。这里面又指出了又一对矛盾,人口老龄化以及相应的养老保险支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可能相比过去十几年而言,也是结构性下滑,最近这些年来一直看到年均超20%几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状况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性减速很有可能落到一位数。这种情况下,矛盾就会凸显,累积累计几年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一些省份在剔除财政补贴后却收不抵支
李扬还指出, 我国的养老制度中还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是一些省份在剔除财政补贴后却收不抵支。他说,《报告》中认为,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务状况存在的这种巨大差异性,是各省之间不同的历史债务、制度赡养率,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流动空间分布等四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今天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也认为,解决半数省份收不抵支的出路在于全国统筹,当然在推进这项改革时,我们必须切实规避统筹层次提高后所形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这又提出了一个大的问题。就养老而言,就一个国家的政策目标体系而言,养老应当是一个全社会的公共品,根据对应的原则,全社会的公共品应当由中央财政来承担,但是这种制度涉及到很多的方面,确立了支出的责任之后还有收入的来源问题,还有收入来源和支出责任对应问题,总之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的,而且看起来影响面非常大的,整个财政制度和养老制度改革问题,这个问题现在看起来是提到我们面前了。过去也存在,但是现在随着人口老龄化,随着经济减速,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否则,会形成非常大的问题,应当说欧洲目前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一种可怕的前景。
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省份收不抵支的财务失衡状况
《报告》还预计未来五年内这种趋势会进一步加剧,窗口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少数省份收不抵支的财务失衡状况,总之作为第一部反映中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状况的第一部报告,可以看成是破冰之旅履,对于我们理解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战略部署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参考价值。我衷心忠心希望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继续把这本报告写好,使之成为中国社会制度保障理论和研究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