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永川区严把“五关”强化一把手监督
近年来,永川区紧紧围绕一把手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建立廉政体检、集中巡察、廉政风险防控、民意监督、离任审计五项监督机制,严把“五关”,健全一把手立体化监督体系,强化一把手监督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严把“廉政体检”关,强化一把手任前监督
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实施新任一把手廉政体检工程。一是实行任前廉政考试。对拟任一把手人选,组织任前廉政知识测试,凡考试不合格者,可申请一次补考,补考仍不合格者,取消其任职资格。二是推行任前廉情申报。拟任一把手人选要申报本人、配偶及子女房屋产权、经商办企业情况等14项内容,着重申报家庭经济状况,便于任前与任后经济状况比较分析,实施有效监督。三是建立廉政档案。建立一把手电子廉政档案,及时全面收录、更新家庭成员、家庭财产、信访举报、违纪处理等7大类25小类廉政信息,及时对拟任人选提出廉政意见。
二、严把“集中巡察”关,强化一把手履职监督
发挥巡察工作“监督员”作用,重点加强一把手履职情况的监督。一是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巡察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重点内容是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等,强化一把手核心职责的监督。二是创新方法、规范程序。创新巡察“968”工作法,即按照9个步骤实施,采取6种方式收集情况,制定8项措施跟进巡察,切实提升巡察监督实效。三是落实监督、注重实效。2007年以来,共对23个镇街和29个重点部门一把手开展了巡察监督,收集意见和建议1000余条,要求整改问题100余个,提供违纪线索4条。通过开展集中巡察,有效弥补了一把手监督中“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纪检监督太晚”的不足。
三、严把“风险防控”关,强化一把手过程监督
深度公开全区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职权,实时监督权力运行。一是清理法定职权。全面清理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职权,摸清职权底数,明确职权名称和法律依据,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权力运行。二是排查廉政风险。按照“对照职责→梳理职权→找准廉政风险”三大程序,重点查找“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外部环境”等五类廉政风险,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广泛接受监督。三是评估风险等级。依据权力的重要程度、自由裁量权的大小、腐败现象发生的概率及危害程度等因素,把廉政风险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廉政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四是监督权力运行。综合运用廉政教育、公示公开、规范权力运行等手段,做好廉政风险的前期预防。整合党内监督、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门机构监督资源,做好廉政风险的中期监控。重视巡视、审计、干部考察等渠道,全面收集廉政风险信息,对苗头性、倾向性腐败问题进行风险预警,及时化解廉政风险。
四、严把“民意表达”关,强化一把手群众监督
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创新群众监督方式,鼓励群众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主动将一把手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一是引入民意调查机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和服务对象代表,对在任和原任一把手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进行民主测评,测评情况及时反馈给单位和个人,对全区排名最后的两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二是依托党务公开晒权。依托党务公开“三级联动”机制,健全区委、镇街部门、村(居)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并通过党务公开网站、触摸屏、公开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主动晒权。三是主动接受各界监督。注重邀请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以及党务公开监督员参与各级重大决策,强化决策权监督,促进决策过程的公开和透明。
五、严把“离任审计”关,强化一把手离任监督
永川区强化一把手离任监督,有效防止任期内有问题、群众意见大的一把手易地提拔、改任。一是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定《重庆市永川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重点对一把手财政收支、重大经济事项和重大投资项目决策等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廉洁自律规定方面的情况进行专门审计,审计结果记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2011年以来,全区共实施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12名。二是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离任审计。一把手因交流、改任等原因离任时,区纪委对其任期内贯彻执行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本人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离任检查结果将作为评价、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2011年以来,区纪委对39名一把手实施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离任检查。三是实施选人用人公信度离任审计。充分发挥选人用人公信度离任检查对日常监督的“倒逼”作用,促进一把手进一步认清责任,自觉规范选人用人行为,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2011年以来,对8名离任一把手履行选人用人职责进行了离任检查。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