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索分权制衡一把手:"3+X"制度破"一言堂"【6】--时政--人民网
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重庆探索分权制衡一把手:"3+X"制度破"一言堂"【6】

2012年12月21日08:29        手机看新闻

  不得已,她此后只有专门固定每周一为“财务签字日”。

  “新政”出台后,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召开办公会,将烫手的“签字权”下放。面对副职们的劝阻,她开玩笑:“别把这当作是削我的权,这实际上是给你们套‘紧箍咒’呢!”

  而随后的事实是,副职们拿到这些权力后,几乎做到了锱铢必较。“他们可比我抠门多了!”张笑言。

  在张小静看来,财务权确实是“一把手”的核心权力,但这种权力也是巨大的诱惑和压力,处置不当后果严重。

  因为需要她签字的地方太多,而工作又太繁杂,有时连她自己都后怕,万一弄错了,这责任也只有她自己背。而现在,副职们不仅审核更专注,有了自己这个顶头上司的监督,资金的安全性也更有保证。

  周瑜泉显然赞同这样的看法。在他看来,“失去了直接权力”的“一把手”“没权”无法腐败,而被“一把手”盯着的副职又难以腐败。多年来“上级管不到,同级没法管,下级不敢管,群众管不了”的“一把手”监管魔咒,似乎在这种模式下,让人们有了新的期待。

  副职能量大爆发,

  南川诞生数个“史上第一”

  按南川区最初的设想,“新政”本意是预防腐败,规范权力运行。但施行三个月来,南川区发现,意外收获不期而至。

  2月底,南川水务局决定,在金山镇金狮村修建4.2公里拦水大坝,同时整治修复南山堰。按新政分工,副局长朱任明全权负责此事。

  5月上旬,局长郑远学问起工程进度。

  “4月28日就竣工了。”朱任明答。

  “你开什么玩笑?”郑远学瞪大眼珠。两个投资100多万元的水利工程,以往最快也要大半年才能初步完工,如今却只用了两个月,难怪郑难以置信。

  “十几个分管领导和处室审批的程序,如今你让我一个人拍板,哪能不快?”朱答。

  朱坦言,以前副职们对工作是“等安排”,操作中只要不犯错就是“大功一件”。而现在是绞尽脑汁谋划细节,生怕哪点思虑不周出了瑕疵。

  “原因很简单,现在责任都在分管副职身上,荣是自己,辱也是自己。”朱说。

  5月12日,南川区环保史上最大的项目—————城乡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工程融资招标签约。引资额高达2.96亿元,超过南川环保建设20年投入总和。

  如此重大的项目签约仪式上,签字的竟是该区环保局副局长宋明智。该项目从意向性谈判开始就由他全权负责,三个月后就顺利签约。

  “放权后才意识到,副职们的能量竟然如此巨大!”沉浸在喜悦中的环保局“一把手”向前深有感触地说。

  他甚至坦率地承认,该项目如由自己负责,三年不一定拿得下来。因为作为“一把手”,他绝不可能在一个单一项目上,像宋那样事事亲力亲为、沉心思考。

  向前还认为,分管的副局长们在自己的分管领域内更加专业、严谨,考虑问题也更为细致,这比“一把手”粗犷的“宏观把握”更专业、更精细。

分享到: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