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晉綏革命后代赴呂梁山開展烈士遺骸安葬、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

2015年04月05日21:04  來源:中紅網  手機看新聞

  晉綏革命后代赴呂梁山開展烈士遺骸安葬、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2015年4月2日在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晉綏烈士陵園舉行,圖為活動現場。(中紅網江山攝)

  位於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晉綏烈士陵園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中紅網江山攝)

  位於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的晉綏烈士陵園前的石牌坊雄偉壯麗,牌坊上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系由老革命家段雲題寫。(中紅網江山攝)

  來自東南西北中的500多軍民、英烈親屬代表、當年中共晉綏分局和八路軍120師將領的后代,共同相聚在晉綏烈士陵園,為新找到的5位晉綏抗日烈士遺骸舉行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領導有山西省軍區副政委喻軍少將(前排右三),呂梁市委常委、軍分區司令員車瑞金大校(左二),呂梁軍分區政委張選大校(左一),呂梁市副市長劉永平(右一),晉綏革命后代代表林炎志(右二)等。(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烈士親屬代表。(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呂梁軍分區官兵。(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應急分隊。(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學生代表。(中紅網江山攝)

  在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上,舉行了迎烈士靈柩儀式。(中紅網江山攝)

  有關單位向晉綏革命烈士敬獻花籃。(中紅網江山攝)

  中紅網山西呂梁2015年4月2日電(江山)

  “告慰晉綏英烈,弘揚革命精神!”

  “祭掃晉綏英烈,感恩呂梁老區”

  “捐陵園一棵鬆柏,送烈士一片綠蔭!”

  ……

  今天上午,來自北京、河北、新疆、遼寧、吉林、黑龍江、四川、廣東、湖南、山西等地的500多軍民、英烈親屬代表、當年中共晉綏分局和八路軍120師將領的后代,共同相聚在呂梁山下,為新找到的5位晉綏抗日烈士遺骸舉行安葬儀式,以及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

  參加今天活動的有關方面領導有:山西省軍區副政委喻軍少將,呂梁市委常委、軍分區司令員車瑞金大校,呂梁軍分區政委張選大校,呂梁市副市長劉永平,興縣縣委書記梁志鋒和興縣其他有關黨政領導等。

  許多當年中共晉綏分局和八路軍120師將領的后代,從祖國的東西南北中趕到今天的活動現場,他們是:林楓之子林炎志、續范亭之子續大田、華國鋒之子蘇斌、方正之之子馬小鳴、張廣洪之女張和平、盧夢之子田小明、李井泉之女李力清、彭紹輝之子彭志強和夫人岳中秋、黃新庭之子黃西平、賀炳炎之女賀北生、廖漢生之女廖滌青、頓星雲之女頓雲潤、段雲之子段曉飛、張俊剛之女張新華、王恩茂之子王北建、朱家勝子女陳德延和朱遠榮、姜勝之子姜政新、李健民之子李西平、姚喆之子姚普明、饒興之女饒濤、羅洪標之子羅旭東、杜心源之女杜秀文、韓雙亭之子韓偉和韓宴寧等。

  興縣是晉綏邊區政府和八路軍120師師部所在地。抗戰時期,這裡進行過百余次大小戰斗,先后有2000多名烈士獻身於此。當時因條件所限,這些烈士遺骸來不及妥善安葬,就草草安葬在溝壑山間。從2010年開始,呂梁軍地全面展開烈士遺骸收遷安葬工作。當地軍民多方查找翻閱資料,走遍興縣80余個村庄,走訪了100多位老革命和當年的見証人,尋找到散葬烈士墓地幾十處,找出了27具烈士遺骸,然后仔細清理、收遷和安葬了每位烈士。

  呂梁軍民遷建散葬鄉間抗日烈士墓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當年在晉綏根據地戰斗和工作過的革命先輩后代們深受感動。他們與興縣共同發起成立了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開展了包括陵園建設、新建120師學校、尋訪抗日老戰士等項目的系列公益活動。其中,可招收小學、初中生住讀的120師學校將於今年9月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正式開學。今年清明前夕,他們又來到烈士陵園,開展“捐陵園一棵鬆柏,送烈士一片綠蔭”的大型公益捐樹活動。

  今天的晉綏抗日烈士遺骸舉行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由興縣縣委書記梁志鋒主持。

  在儀式上,人們先后向晉綏革命烈士三鞠躬,敬獻了花籃,舉行了迎烈士靈柩和護送至墓地的儀式。

  山西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段曉飛,介紹了參加活動的晉綏革命后代。

  然后,喻軍少將,劉永平副市長,晉綏革命烈士陵園王波主任,先后在儀式上講話,高度稱贊當年抗日革命烈士們的英勇犧牲精神,介紹了近年來收遷和安葬烈士的有關情況。

  晉綏革命后代代表林炎志在活動上講了話。他說,70年前,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我們的父輩和晉綏的父老鄉親們,用自己的血肉身軀,共同筑起了堅不可摧的抗日長城,阻擊了日寇西進,成為一道堅固的保衛延安的屏障,是全國各抗日根據地進出延安的唯一交通要道,發揮了晉綏抗日根據地的特殊作用,保証了黨中央在抗日戰爭時期領導核心的安全。在浴血奮戰的八年抗戰中,僅興縣就有2000多名八路軍官兵血洒疆場。

  林炎志接著說,今天,我們在烈士陵園一座座的墓碑中可以看到烈士們英勇抗擊日寇的身影,在烈士英名牆上可以聽到他們對侵略者憤怒的吶喊和無聲的控訴!為紀念這些為國捐軀的抗日志士,今天我們代表我們的父輩,代表我們的兄弟姐妹,代表晉綏大地的父老鄉親,將烈士遺骸英魂迎回陵園,親手為烈士們種下鬆柏,送上綠蔭,讓烈士精神永在,英魂永存!

  林炎志最后說,興縣這塊土地印刻著我們父輩生活戰斗的足跡,承載著他們當年“國家興旺匹夫有責”的理想和責任。我們對這塊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我們中有許多兄弟姐妹就出生在這塊土地上,是晉綏的小米養育了我們。我們感謝興縣的父老鄉親為抗日和革命根據地建設作出的犧牲和貢獻。今天,我們願意盡我們的綿薄之力,為興縣的發展作些實事。

  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后,晉綏革命后代和少先隊員們進行了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大家紛紛揮動鐵鍬鏟土,搬桶倒水,細心地將一棵棵鬆柏,栽到了烈士墓地裡。在晉綏烈士陵園的上空,回響著這樣的心聲:“緬懷革命先烈,繼承紅色基因!”

  4月1日,晉綏革命后代還來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和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進行參觀和學習。

  這次晉綏革命后代赴呂梁山開展烈士遺骸安葬、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是由山西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呂梁軍分區、中共興縣縣委和縣政府聯合組織的。

  晉綏抗日烈士遺骸舉行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由興縣縣委書記梁志鋒主持。(中紅網江山攝)

  山西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段曉飛在介紹參加活動的晉綏革命后代。(中紅網江山攝)

  山西省軍區副政委喻軍少將講話。(中紅網江山攝)

  晉綏革命后代代表林炎志講話。(中紅網江山攝)

  呂梁市副市長劉永平講話。(中紅網江山攝)

  晉綏革命烈士陵園王波主任講話。(中紅網江山攝)

  晉綏革命后代將烈士靈柩護送至墓地。(中紅網江山攝)

  一位革命烈士后代在晉綏烈士陵園憑吊親人。(中紅網江山攝)

  父親李健民系河北省安平縣的李西平(右一),對饒興之女饒濤(右二)和姜勝之子姜政新(右一)說:“這些犧牲的烈士,很多是河北人啊!“(中紅網江山攝)

  李井泉之女李力清(右)這幾天感冒發燒,仍帶病參加了這一活動,圖為饒興之女饒濤在一旁攙扶。(中紅網江山攝)

  林楓和郭明秋之子林志炎在種植自己捐款的鬆樹。(中紅網江山攝)

  盧夢和李娟之子田小明在種植自己捐款的鬆樹。(中紅網江山攝)

  段雲和張枚之子段曉飛在種植自己捐款的鬆樹。(中紅網江山攝)

  張廣洪之女張和平在種植自己捐款的鬆樹。(中紅網江山攝)

  續范亭之子續大田在種植自己捐款的鬆樹。(中紅網江山攝)

  侯荻和方正之之子馬小鳴(右一)在種植自己捐款的鬆樹。(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晉綏革命后代在一起合影留念。(中紅網江山攝)

  來自河北的革命烈士后代們在晉綏烈士陵園。右四為河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空港分公司書記、副總經理劉剛。(中紅網江山攝)

  參加晉綏抗日烈士遺骸安葬儀式、清明祭掃暨陵園捐款植樹活動的晉綏革命后代晉綏革命后代們,來到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和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進行參觀學習,圖為他們在一起合影留念。(中紅網江山攝)

  晉綏革命后代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時,向革命先輩和烈士三鞠躬。(中紅網江山攝)

  晉綏革命后代在參觀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時,於大廳合影留念。(中紅網江山攝)

  林楓之子林炎志(右一)、姚喆之子姚普明(右二)在興縣縣委書記梁志鋒(左一)陪同下,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參觀。(中紅網江山攝)

  續范亭之子續大田(左三)在父親塑像前,與之合影留念的有李健民之子李西平(左二)、饒興之女饒濤(右二)、朱家勝之女朱遠榮(右一)、段雲之子段曉飛(左一)。(中紅網江山攝)

  羅洪標之子羅旭東告訴記者:“這張照片中間的是賀龍,左邊第一個是我父親。”(中紅網江山攝)

  饒興之女饒濤對記者說:“這張照片左邊第一個就是我父親饒興。”(中紅網江山攝)

  方正之之子馬小鳴告訴記者:“這位中間的,是我母親侯荻。”(中紅網江山攝)

  李健民之子李西平(右一)介紹說:“1938年,賀龍率兩個團到冀中抗日,我爸爸參加了這次活動,后來留在了冀中。”左一為饒興之女饒濤,左二為續范亭之子續大田。(中紅網江山攝)

  晉綏革命后代來到晉綏軍區司令部舊址進行參觀和學習。(中紅網江山攝)

  在毛澤東主席路居屋前,王恩茂之子王北建(左三)、朱家勝之女朱遠榮(左二)、姜勝之子姜政新(右二)、姚喆之子姚普明(右三)、饒興之女饒濤(左一)、羅洪標之子羅旭東(右一)在一起合影留念。(中紅網江山攝)

  華國鋒之子蘇斌(前排左二)、饒興之女饒濤(左一)、李健民之子李西平(左三)、姜勝之子姜政新(左四)在烈士遺骸安葬現場。(中紅網江山攝)

  賀炳炎之女賀北生(左)在接受呂梁電視台的採訪,暢談此次呂梁山之行的感受。(中紅網江山攝)

  張廣洪之女張和平(左二)、李井泉之女李力清(左三)、彭紹輝之子彭志強(右五)和夫人岳中秋(右四)、黃新庭之子黃西平(左一)、賀炳炎之女賀北生(右三)、廖漢生之女廖滌青(左六)、頓星雲之女頓雲潤(右二)、張俊剛之女張新華(左五)、朱家勝之女朱遠榮(左四)、杜心源之女杜秀文(右一)等晉綏革命后代,在烈士遺骸安葬現場。(中紅網江山攝)

下一頁
(責編:白宇、劉軍濤)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