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菲華各界聯會主席黃錫堃
人民網馬尼拉3月14日電(記者 申孟哲)當地時間3月13日晚,“親情中華-歡聚馬尼拉”藝術演出在菲律賓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共有馬尼拉當地華人和居民2500多人觀看演出。中國駐菲律賓大使趙鑒華出席晚會。
菲律賓菲華各界聯會主席黃錫堃在致辭中表示,長期以來,菲華各界聯會一直致力於文化交流和傳播的任務,每年定期在新年、中菲友好日等時間節點上舉行文藝巡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事實証明,有中國味道的文藝演出,在菲律賓是非常受歡迎的,無論是在馬尼拉還是外省都是一樣。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藝術團來到菲律賓,給當地人民帶來更多的精神享受。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副巡視員、“親情中華”藝術團團長郭敏燕在致辭中表示,這已經是“親情中華”第三次走進馬尼拉了,但是依然能感受到菲華各界的熱情與周到,証明文化紐帶的力量是無窮的。她在代表中國僑聯林軍主席向當地華人送去新年祝福的同時,也衷心希望以“親情中華”為代表的文化交流,能為中菲世代友好做出貢獻。
演出現場菲律賓國家會議中心座無虛席。記者在現場看到,觀眾當中,既有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甚至是坐著輪椅的老者,也有成群的、穿著校服的學生﹔既有年輕的情侶,也有帶著孩子來觀演的中年夫妻。
“‘親情中華’的號召力一直很大。這次演出,我就知道有很多人是從外省趕過來看的。”負責晚會籌備與接待的施樹菁女士對記者說。
演員們的精心准備也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中央民族歌舞團歌唱家於銳的一首《炫境》,輕重緩急錯落有致,現場觀眾不斷高呼“Bravo”(棒極了)﹔而她准備的一曲《望春風》,則讓現場觀眾更加驚喜,打著節拍合唱——事實上,到達當地之后,藝術團成員們發現華人中講閩南話、潮汕話的比例特別高,因此特意准備了閩南歌曲。
其后,煤礦文工團的三位舞蹈演員田靜思佳、宋陽、戴蔚,則給觀眾帶來了兩種不同風格的中國之美:傣族舞蹈《紅是紅綠是綠》嫻靜淑雅,北方舞蹈《歡慶秧歌》則熱情奔放,短時間內即讓觀眾欣賞到了中國博大的一面。
雜技環節,全場依然“毫無懸念”地高潮迭起。晃圈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者金琳琳一出場,觀眾就開始從現場LED大屏幕上看到了她以前的演出片段,開始驚呼﹔而當數百個銀色的呼啦圈在她身上舞動時,現場的驚叫已經完全變成了贊嘆與掌聲的海洋。煤礦文工團演員王建磊帶來的另一個雜技節目《炫-抖空竹》,則讓觀眾領略了中國傳統技藝如何玩出“境界”——一根短繩,可以同時抖一個、兩個、三個空竹,身形騰挪輾轉,繩子交叉揮舞,甚至輪番拋向高空,皆能穩穩控住。
而手風琴演奏家楊帆的表演,則給現場帶來不同的藝術氛圍。一曲《鴿子》,有時奔放有時舒緩,興奮處激昂,沉靜處悠然﹔而另一首廣為傳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則在他的演奏下,引來了全場觀眾的大合唱。
壓軸出場的依然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麼紅,她獨唱的《我的深情為你守候》,讓全場觀眾如痴如醉﹔而她和男高音歌唱家李想合作的《飲酒歌》,則將演出推向了最高潮。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華人對記者說,沒想到現在中國的藝術家能將西方的經典曲目演繹得如此純熟。
在菲律賓工作生活數十年的趙俊平對記者說,今晚的演出勾起他許多回憶。新疆歌唱家阿洪尼克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讓他想起小時候在大陸觀看黑白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日子﹔而那首在閩南語人口中廣為傳唱的《望春風》,則讓他“差點掉眼淚”。
馬尼拉是此次“親情中華”東南亞團組的最后一站。演出前一晚,藝術團成員還受到趙鑒華大使的邀請,與菲華各界代表人士一同前往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與使館人員座談聯歡。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