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辜勝阻前瞻今年兩會六大經濟熱點

2014年02月24日15:2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李葉)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教授近日接受採訪,前瞻“兩會”經濟熱點。作為資深的“兩會”人物,在談到今年“兩會”經濟熱點時,辜勝阻表示,去年年底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拉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兩會將使改革從設計規劃推進到落實和執行階段。今年兩會代表委員會高度關注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工市民化、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和發展養老服務產業、如何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如何使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如何在房地產市場嚴重分化的條件下建立樓市長效機制和實施差別調節、如何治理大都市地區的大氣污染緩解“十面霾伏”。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舉世矚目的城鎮化議題

辜勝阻認為,新型城鎮化及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客觀存在目標將成為今年兩會最重大的熱點問題。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城鎮化時間表細化,提出到2020年,要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他強調,城鎮化不能隻看戶籍,有了戶籍沒有公共服務也不能叫市民化,讓城市常住人口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務是市民化的關鍵。要讓四億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市民化,可採取四種不同的形式:一是不改變戶籍、持有居住証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城鎮常住人口市民化形式。這種市民化人口在流入地享有類似子女教育等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保留農村戶籍。這種市民化形式最受歡迎而改革共識最高。有調查表明:約75%農民工不願意改變戶籍,因為80%的農民工在城市就業是不穩定的,而農業戶籍上又附著了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以及各種涉農補貼,“含金量”非常高。農民的心態決定了這一形式是未來市民化的最主要的形式。二是不改變戶籍、就地就近城鎮化的市民化形式。這類人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經城鎮化了,與家人生活在一起,沒有“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問題。這是當前社會代價最小、市民幸福感最好的城鎮化方式,這種方式在東部十分流行而最具有生命力,正逐漸由東部轉向中西部。三是農業人口改變戶籍、落戶城鎮的市民化形式。這類人要放棄農業戶籍和附著在土地上的福利,但可平等享有市民的所有權利。對這種類型的市民化要靜觀其效,因為差別化的落戶政策使農民工在大城市落不了戶,小城市又不願意去落戶,這種市民化方式風險最大,要穩而不能快。四是在城中村改造過程中,村民變市民的市民化形式。城中村改造既可以惠及城中村農業人口,又可擴大城市住房供給,關乎城鎮化質量的提高,又關系到數量的增長,這種形式潛力很大,可大力推進。

人口老齡化及如何養老:經濟社會的重大挑戰

人口老齡化是二十一世紀世界性的重大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辜勝阻表示,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十分嚴峻,並呈現出六大特點:一是老齡人口的基數大、比值高、增長速度快﹔二是在群體結構方面,需要特別照顧的“失能、高齡、三無、空巢”四類人群的絕對量和比重都很高﹔三是在養老模式方面,家庭規模和結構變化弱化了家庭養老功能﹔四是勞動力供給和養老資源同時減少,一方面會形成用工荒,另一方面會造成養老荒﹔五是在城鄉分布方面,農村地區養老問題將更加突出﹔六是“未富先老”與“未富先驕”同時並存。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李葉、張玉珂)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