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

辜勝阻前瞻今年兩會六大經濟熱點【4】

2014年02月24日15:2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他強調,打破房地產市場“十年九調,屢調屢漲”的“怪圈”,必須有新的管理方式,使進城人口實現安居夢想。一要從應急式短期調控轉向用長效機制實現有效管理﹔二要從單邊需求調控轉向供給與需求平衡、以供給管理為主的調節方式﹔三要從偏重行政調控轉向綜合市場調節,發揮市場在商品房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四要從單一的“增量”調控轉向“增量”與“存量”調節並重﹔五要從針對一線城市病因形成的大一統調控“藥方”轉向對不同地域、不同城市的差別調節。六要完善住房租賃市場建設,規范租房市場發展,構建起住房買賣市場與住房租賃市場互為補充的住房市場結構。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住房租賃服務的建設,引導住房梯度消費,確保中低收入階層以租房的手段也能滿足自身住房需求。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需要市場運作與政府調控相結合,建立覆蓋不同收入群體的多元化城鎮住房供給體系。第一,進一步加大對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確立改造的盈利模式,允許配套一定比例的商業服務和商品住房,引導民間資本參與棚戶區和城中村的建設。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燃煤取暖、社區綠化等配套服務升級項目,改善低收入階層的生活環境。第二,通過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參股、委托代建等多種方式,引導民間資本參與保障房建設開發,緩解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難問題。第三,促進開發“共有產權房”,降低城市房價,滿足廣大城市“夾心層”的住房需求。

治理大氣污染緩解十面“霾伏”:民生的最大期待

辜勝阻說,近年來,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狀況日益嚴重,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超過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國標1.56倍。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隻有從整體出發研究和處理該區域空氣污染問題,才能實現區域空氣污染狀況的有效改善。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的難點不僅在於各自空氣污染情況不容樂觀,並且由於受大氣環流和大氣化學雙重作用,區域傳送和相互影響特點日益顯著,有數據顯示,北京PM2.5主要污染物來源區域輸送佔25%左右。在特定氣象條件下,區域輸送可能達到40%左右。霧霾面前,各省市都無法獨善其善,各省市各自為政隻能導致治理成本升高,而治理效果難以保証。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問題抓好了,不僅能對其他地區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有利於提升我國國際形象。

辜勝阻建言,要統籌環首都城市群建設和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發揮北京的輻射作用,圍繞北京地區技術外溢與城市功能的疏解,帶動環首都地區原有偏重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進區域內部基礎設施的全面對接,促進北京中心人口的合理轉移,緩和北京人口膨脹壓力,實現原有產業的更新升級與區域內城市的均衡發展。要盡快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商合作機制,建議建立京津冀地區空氣污染治理聯席會議制度,作為區域空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最高協商與決策機構﹔確立政府績效考核的綠色導向,明確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的政府責任,從根本上扭轉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績觀﹔通過建立區域統一的空氣污染防治法規、產業准入標准及污染監控網絡,開展區域聯合執法等方式,突破行政壁壘形成聯防聯控合力。要針對燃煤、機動車等主要污染源採取重點治理措施,加大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對京津冀地區的供應力度,並重點向減煤任務最重的河北省傾斜,大力扶持新能源產業,發展清潔替代能源,轉變京津冀地區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結構﹔應持續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並大力激勵消費者購買新能源環保汽車,不斷提升車用成品油質量,不斷完善道路路網建設與道路管理方式,緩解擁堵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要健全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實施財稅、信貸和政府優先採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減少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經濟手段增強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內生動力。要依據生態補償機制原理,多渠道擴容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發揮中央政府資金投入的示范和先導作用,引導地方政府資金及社會資本進入節能減排領域,支持落后污染產能的淘汰,扶持分流下崗職工再安置和再就業。要構建大氣污染治理的示范引導機制,把節能減排工程措施落到實處,積極培育市場主體,重點促進節能服務公司發展,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支持機制,促進企業實現清潔生產。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李葉、張玉珂)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