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部門預算公開大幕開啟 超10個地方已公開--時政--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中央·部委

地方部門預算公開大幕開啟 超10個地方已公開

2013年04月18日08: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財政信息全面公開“三公經費”自然明了

  2013年地方部門預算公開大幕開啟,據中國青年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月底到4月中旬,先后有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陝西省、青海省、雲南省等省級政府和江蘇省南京市、廣東省廣州市等10多個地方政府公開了2013年部門預算。

  經過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部門預算公開的實踐,目前公開的地方部門預算,是否已經達到了普通公眾都能看得懂、一目了然地了解公共財政資金“來自哪裡、用在何處、發揮了什麼作用”的公開目標?

  近日,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起草的《2013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撰寫完畢。這份已經做了5年的《中國財政透明度報告》中,首次增加了《省級政府部門預算透明度評估》(以下簡稱“部門預算評估”)和《省級政府部門“三公”經費透明度特別評估》(以下簡稱“‘三公經費’評估”)。

  “在課題組評估的31個省級政府的部門預算公開中,雖然31個省同處一個財政體制下,但部門預算公開程度差別很大,有的省份已經公開了較多的信息,還有5個省級政府沒有公布任何信息。”報告撰寫人、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溫嬌秀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

  溫嬌秀表示,與前幾年調查的情況相比,無論是單個省還是省級部門,在部門預算支出經濟分類信息的公開上,都沒有進步,“公眾隻有通過完整、詳細的經濟分類信息才能了解自己作為納稅人的錢是怎麼被花掉的,有多少用在自己身上了,有多少用在行政機關人員身上了,隻有這樣,才能判斷每一筆錢該不該花、花費的規模和結構是否適當。”

  記者注意到,在北京市和陝西省已經公開的2013年部門預算中,2013年收支預算總表中的基本支出項目中,已經出現了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這些經濟分類信息。

  但在課題組成員看來,這些鳳毛麟角的經濟分類信息只是公布到了一級分類科目信息。按照財政部每年下發的《政府預算收支分類科目》,我國政府預算支出的經濟分類從籠統到詳細分為類、款共兩級。如301號一級預算科目是工資福利支出,屬於類一級,下面包括十幾款,如30101基本工資、30102津貼補貼,以及獎金、伙食費、績效工資等。

  “如果部門預算經濟分類信息能夠公布到款級科目,預算透明度就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了,目前無論是中央部門還是省一級政府的部門預算公開,距離這個目標都還很遠。”溫嬌秀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央和地方部門預算公開過程中,公開的第一張表格,即當年收支預算總表中,除了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之外,都會有一項“其他支出”。

  4月11日,廣東省體育局公開了2013年部門預算,局本部和局系統兩個部分都只是一張簡單的預算收支總表。記者發現,體育局局本部2013年預算支出36936.64萬元,在預算收支總表中,僅有3個支出項目對應了預算資金,分別是“文化體育與傳媒”2536.05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1065.5萬元,“其他支出”33335.00萬元,“其他支出”預算資金佔到了該部門預算支出的九成,但整個報表中對此沒有任何文字說明。

  對此,溫嬌秀表示,我國目前財政預算科目管理中,對於“其他支出”的界定確實比較模糊,但是在《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對於“其他支出”也按照經濟分類進行了界定,包括預備費、預留、補充全國社保基金、未劃分的項目支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其他支出等,“現實中鮮有部門公開這些信息,公眾的疑惑很多。”

  近年來,“三公經費”的公開備受公眾關注。從2011年開始,中央部門開始公開上一年“三公經費”決算數據,部分地方政府也逐步開始公開。

  課題組對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30個部門“三公經費”公開情況進行了解。結果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有17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公開了“三公經費”,但公開的部門數量不盡相同,多的有29個,少的隻有1個。

  據介紹,為了方便做好“三公經費”的公開工作,在《2011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的“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中新增加了“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工具購置”和“其他交通工具運行維護”等科目。

  “三公經費”評估認為,這種做法表面上看起來,可能會暫時推進“三公經費”的公開工作,但卻阻礙了整個財政信息公開的工作,從信息公開的頂層設計上來看,完全沒有必要專門公開“三公經費”,隻要將整個財政信息公開了,人們自然就會知道真正的“三公經費”是多少,現在專門去公開本來在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上沒有的“三公經費”,並且為了公開還專門去設置這些科目,其結果不僅不能讓真正的“三公經費”被公開,反而有可能被其他科目遮掩起來而看不清楚。

  公開的“三公經費”數據中,有些地方的數據明顯存在問題,反映出地方“三公經費”公開的真實性有待考察。比如,當地公開的數據顯示,新疆衛生廳、建設廳、文化廳和商務廳在2012年沒有一個人因公出過國(境)。調查中發現,新疆2012年公開了23個部門的“三公經費”,其中有18個部門的“因公出國(境)費”都為零,隻有財政廳、交通廳、國資委、體育局和地稅局5個部門有“因公出國(境)費”。

  課題組認為,目前的“三公經費”公開只是一種順應民意的應景之作,在沒有整體財政信息公開的情況下,被公開的“三公經費”其全面性與真實性不免令人懷疑,對於實現讓社會監督政府的目標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存在隱患。

  課題組建議,鑒於許多預算單位存在用項目支出彌補基本支出缺口的做法,為保証被公開的“三公經費”的真實性,一定要想辦法堵住用項目支出補貼基本支出的普遍做法。建議允許條件成熟的地區採取“開前門、堵后門”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開前門”,合理調高基本支出預算定額,解決基本支出偏低的實際問題﹔“堵后門”,細化項目支出預算並進行項目支出前評審,堵住通過申報項目支出預算來彌補基本支出預算不足的“后門”,解決部門間基本支出“貧富不均”的問題,這樣才能使“三公經費”公開的財政監督效應真正落實到位。記者 王亦君

分享到:
(責編:盛卉、段欣毅)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