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急跟进
“现在发展什么都需要用地。”上述国土局副局长说,“十堰模式可以复制,在相同条件的山区。但最难的是资金的问题。”
相对江汉平原来说,十堰市在开发土地上,要增加诸多成本。据十堰工业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以新区万亩工业园为例,开发每亩地价格在20万到22万左右。从全市的情况来看,国土部门负责人介绍,最高每亩地22万,也有10多万的。
若当地每年开山10000亩,需要成本接近20亿元。而在财政条块内,土地整理资金一般由土地出让金对应支出。其他公共财政收入一般涉及较少。当地近年财政预算报告也显示,除土地出让金外,其他资金直接用于土地开发的并不多。
上级财政中湖北省为表支持,从2011年起每年拨款6000万,此外还有几千万地方债分解资金。
财政局和国土资源局官员均表示,开山挖地的资金,主要是由十堰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融资而来。在2012年4月份的十堰城投债募集说明书摘要显示,时任公司董事长张维国,为当时的常务副市长(现为市长)。常务副董事长、董事分别是现在的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改委主任、国土资源局局长、财政局局长等。
十堰城投公司一位中层告诉记者,近些年城投公司还债压力也非常大。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十堰市城投公司共向金融机构融资32.85亿元,银行贷款余额22.64亿元,BT融资规模22.04亿元。4年内,市城投公司需支付银行贷款本息和BT项目回购资金38.51亿元。在不新增加融资的前提下,年均还款9.63亿元。
2012年,十堰城投共筹集到位资金总额19.8亿元。另外,2012年城投公司投资的项目有27个,投资总额为16亿元;偿还银行贷款本息6.11亿元,包括利息1.8亿元;支付BT项目回购金4.29亿元,包括利息1.01亿元。
近日十堰市城投发布的资料显示,2013年主要目标是:力争多渠道筹集资金75亿元,其中:银行融资20亿元,二期城投债15亿元,BT融资20亿元,实现土地收入20亿元;收储土地5000亩,整理土地2000亩,出让土地1000亩以上。
就此高价成本,记者采访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周否认了这一说法:“这个跟一亩地百十万比呢?不谈这个(出让)价格,这肯定是不准确的。”
债务链条
“政府出让地是赔本的,开发对财政有压力,但政府是长远来看的。”一位当地处级官员以东风重卡为例,一年的产值几十个亿。
一位市发改委官员也透露,十堰要发展,招项目,就必须挖山造地,直接结果就是政府债务严重加剧。“具体账恐怕只有高层清楚。”他表示。
十堰市委书记周霁回应称:“这个关注角度很好,是在帮助我们地方一方面规避风险,一方面关注生态。”对于具体债务情况,周霁称:“这不存在(债务),我们每年有审计报告,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我们鼓励多种(融资渠道)。”
记者到十堰市财政局获悉,十堰城投的债务直接对政府负责,财政局无法提供相关财务报表。2010年开始,国务院多次要求地方财政部门编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表。
“发行债务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我不清楚。”十堰市财政局一位副局长说,“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负债来发展,这块儿十堰跟一些大城市没法比。”他表示,全国也都是这个情况,地方财政数据只是部分公开,债务方面没有公开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