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工业新区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万亩工业园”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没有经过林业、国土部门批复程序的即是违法开山,而万亩工业园是有省里批复的。现在市里在查“三违”,违法开山都是没有经过批准的。
上述国土局副局长也强调,挖山是经过中央以及湖北省批准的。从2007年开始,十堰模式从“小打小闹”到大面积推山。开山造地的十堰模式,又叫“工业梯田”、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对于外界热议的“生态破坏”,该副局长无奈表示,希望媒体多去园区看看。他称,十堰开发以未利用地为主,国家是鼓励开发的。以往不利用山地,则会占用耕地,挖山反而腾出大量耕地。新开发山时,也占用耕地,占15%到16%的比例,现在大概占到13%。低于国家三部委规定的问责“底线”——15%。
十堰市委书记周霁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生态第一,我们开小山,留大山,开荒山,留青山,做低丘缓坡的治理。”
当地多个政府部门宣称,“十堰模式”多次获省级和中央级表扬,中央媒体多次报道,重庆、广东等地陆续来考察取经。包括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曾用“震撼”二字描述这些新增土地。
上述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惋惜称,以往因没有一块儿平地,错时了很多招商的机会,非常遗憾。“我们不是造城,是发展工业。”十堰山地开发的是由一个点,到一条线,最后到一个面。
他说,过去的开发种方式比较慢,星星点点,不成规模。最后为了发展需要,建工业园区,把原来公司在中心城区占用的土地让出来,这还不够就“退而进山”。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上世纪60年代,因备战需要,小山沟开天辟地,建起了湖北二汽,十堰市随后成立。十堰市国土总面积中约92%是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2003年,东风集团总部从十堰搬至武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