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習近平對越南、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兩岸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
人民網>>時政>>正文

水到渠成兩岸共創和平未來

鄧凱

2015年11月08日16:05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水到渠成兩岸共創和平未來

  2015年11月7日,“習馬會”在新加坡舉行。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這是兩岸關系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這是載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冊的時刻。

  幾天前,當“習馬會”成行的消息剛一傳出,舉世震驚。回顧兩岸關系史,從“汪辜會”,到“胡連會”,到“張王會”﹔從海協會海基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到國共兩黨領導人的破冰握手,到兩岸行政事務機構常態化溝通機制的建立,兩岸越走越近,越走越順,兩岸領導人會面,看起來也是順理成章。但兩岸關系向來敏感復雜多變,究竟何時能見?誰也不能給出明確答案。在此背景下,“習馬會”玉成,對長期關心兩岸發展、心系民族團結的中華兒女來說,幸福確實來得突然。

  偶然中卻有必然。如今的“習馬會”可謂“水到渠成”。我們還記得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言時引用的莎士比亞名句“凡是過去,皆為序章”。66年來,兩岸交往所走過的道路、歷經的曲折、見証的變化,何嘗不是“習馬會”的序章?從對峙到和解,從隔離到三通,從猶疑到互信,每一次兩岸關系的前進與突破都是鋪就“習馬會”的基石。1958年,毛澤東在《告台灣同胞書》中開宗明義說:“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1983年,鄧小平在會見美國客人時說:“和平統一已成為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們希望國共兩黨共同完成民族統一,大家都對中華民族作出貢獻。”2005年,胡錦濤對來訪的連戰說:“從你們踏上大陸的那一刻起,我們兩黨就共同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一步既標志著兩黨的交往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體現了我們兩黨願共同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的決心和誠意。”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所謂“水到渠成”,也是順勢而為。孫中山先生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既不能在條件不成熟時強推,以致欲速則不達﹔也不能在條件已成熟時仍瞻前顧后,以致錯失良機。由於時空背景變換,兩岸關系走到今天,進入關鍵時期,方向道路如何選擇?需要兩岸領導人共商大計。正如習近平在會面時談道:“兩岸雙方應該從兩岸關系發展歷程中得到啟迪,以對民族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擔當作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選擇。”不為浮雲遮望眼,隻緣身在最高層。兩岸領導人以天下為公之心,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促成“習馬會”,正是審時度勢的正確歷史抉擇。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兩岸的每一次突破都來之不易。從選擇“汪辜會談”故地新加坡以示傳承之意,到兩岸領導人互稱“先生”以示對等規格,“習馬會”處處體現了兩岸領導人務實、理性的政治智慧。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說:“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徹底解決的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排。”雖然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但和平的果實從來不會從天而降,在兩岸和平向前邁出一大步的時刻,我們也應該以史為鑒,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不讓“台獨”分裂勢力在海峽興風作浪、攪弄時局。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和平鴿剛剛飛過藍天,兩岸的中華兒女正在以行動向世人表明,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共享榮光。

  (鄧凱)

(責編:洪哲熙(實習)、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