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開始人肉搜索女司機,輿論審判的后果大大超越“罰當其罪”的限度。當事人再怎麼聲稱“拿起法律武器”,都顯得無力之極,因為跟他對抗不是有身份有名字的個人,而是無影無形的一群人。
成都“女司機被暴打”事件已發酵太久,整個過程一波三折。昨日,被暴打的女司機盧某授權媒體發布致歉信,對於違章駕駛、開斗氣車的行為,自願接受相關處罰。從措辭上看,這封致歉信還是有誠意的。尤其是下面這一段令人唏噓:
“在這個事件裡,我深知網絡暴力、人肉搜索給我及我的家人帶來了多麼大的傷害,它將多麼深遠地影響我的生活。所以我亦不願男司機張先生和他的親人也遭遇同樣的境遇,所以,懇求大家能到此為止,我們都已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奉勸眾位戰意正嗨的網絡斗士,該收手了。女司機固然有不對之處,但她的錯誤絕不應該付出隱私作為代價。此事的發展已經超出駕駛文明的討論范疇。
這件事為什麼會成為全民話題,其實也有規律可循。像任何一個全民級的網絡熱點一樣,它具備幾個特征:(1)討論門檻低。每個人都能講幾句,尤其司機群體更是感同身受,情緒容易帶入﹔(2)有明顯的槽點。女司機的錯誤是板上釘釘,挨罵是必然,罵人的分寸則全憑自覺﹔(3)有延展性。事件之初,當事人就暴露了足夠多的個人信息,給后來的輿論狂歡提供了足夠多的燃料。
誠如盧某道歉信中所說,兩名當事司機已經付出慘痛的代價。這樣的代價並不完全是法律給他們的,壓力的來源更多是網絡輿論。有人可能覺得盧某道歉是人肉搜索的功勞,所以下次還要這樣。但是說實話,盧某的遭遇甚至讓我這個圍觀者都感到恐懼。
網絡熱點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也許下一個被人肉的對象就是你自己。當一個人不慎掉入輿論的漩渦中,他的一切乃至家人的一切都可能成為全民審視的對象。開房跟開車有什麼關系,但輿論一旦開始狂歡,還管得了你這個。輿論審判的后果大大超越“罰當其罪”的限度,但是失控的輿論卻無人負責。當事人再怎麼聲稱“拿起法律武器”,都顯得無力之極,因為跟他對抗不是有身份有名字的個人,而是無影無形的一群人。
程序正義、隱私權統統在眾人的痛罵中失效,沒有人為你挺身而出。在文明社會,一個人犯了錯,哪怕自己也是受害者,他都應付出代價。但是能夠對他進行懲罰的,唯有法律。這樣的社會才能給人提供基本的安全感。
女司機已經道歉了,表示願意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那些搞人肉搜索的“義士”們不只是應該收手,而是也應該向這位女司機道一個歉。這個時候,有沒有人肉搜索的“義士”勇敢地站出來,道個歉,承擔自己的法律責任?
□西坡(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