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5專題】紀念中國人民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
人民網>>時政>>正文

近代史專家:華僑持反哺情結支援抗日

郝爽

2015年05月11日10:47  來源:中國僑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近代史專家:華僑持反哺情結支援抗日

  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 (郝爽)“特殊的生存環境,使得華僑對母國的感情更加深厚,對國家民族危機更加敏感。”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專家馬勇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抗日戰爭中,華僑熱愛母國的傳統再次展現,推動他們幫助中華民族取得勝利。

  馬勇認為,抗日戰爭時期華僑的貢獻,主要體現在凝聚輿論、捐資捐物、直接投身抗戰,以及阻礙親日行徑等方面。

  他說,“抗日時期,華僑的最初貢獻即是從輿論上凝聚了全世界的華人,宣傳共同抗日。他們在世界范圍形成了民族危機的輿論。”

  “僑領陳嘉庚和司徒美堂宣傳抗日思想,稱任何政黨沖突都應該停止,團結抗日。早在‘七七事變’之前的1936年,歐洲華僑即在法國巴黎成立‘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這些事跡對中華民族的抗戰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馬勇表示,中國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的抵抗。

  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國實力匱乏,且未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因而進入戰略相持,苦撐待變的狀態。國民政府的經濟也一直處於赤字狀態。華僑通過購買公債和捐款捐物等方式,支援抗日。

  海外僑胞的數十億僑匯,對支持中國抗日起了很大作用。馬勇分析稱,“受儒家傳統影響,華僑和家鄉之間的關聯很深,有對故土的反哺情結。”

  在民族危亡之際,眾多海外華僑直接回國投身抗戰。馬勇稱,僅廣東省僑胞就有四萬多人參軍,很多人在戰斗中犧牲。

  不僅如此,華僑在思想上有一定超越性。“在整個抗日戰爭過程中,他們頂住日方的壓力,同時給國民參政會施壓,稱中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日本人進行談判,否則為漢奸國賊。華僑的提案,支撐著中華民族堅持抗戰,反對投降,不和日本妥協。”馬勇表示,不論何時,中國人民不能忘記華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貢獻。(完)

(責編:曾偉、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