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5專題】紀念中國人民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你不知道的抗戰故事
人民網>>時政>>正文

跟朱總司令打過籃球 日本八路的抗戰記憶

曹鵬程

2015年05月07日16:37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跟朱總司令打過籃球 日本八路的抗戰記憶

  前田光繁

  在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不應被忘記:他們來自當時的敵國———日本,有的是堅信真理的無產階級戰士,有的曾是頑固的軍國主義青年,有的還曾是凶殘的日本兵。最后,他們卻都以抗日義舉創造了一段“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前田光繁就是他們中最早成為“八路”的日本人之一。在東京赤坂的一處住宅樓裡,本報記者見到了前田光繁。老人清瘦矍鑠,雖然已經89歲了,但是依然雙目炯炯有神,一頭銀發梳理得整整齊齊。“我就是第一個日本八路”,老人一邊打開一包新買的點心,一邊向記者講述那段塵封許久的抗戰記憶。

  ■被俘受到優待

  沒到中國之前,與許多天真的日本年輕人一樣,前田也曾經對軍國主義深信不疑。當了一年海軍士兵之后,前田托人進入“滿鐵公司”來到中國沈陽。1938年7月29日,前田被派往河北省南部一個叫雙廟的村子監督採石。當晚,在村公所裡,從睡夢中驚醒的前田發現自己被捆,嘴裡插著一支冰冷的槍管———他被八路軍游擊隊俘虜了。

  被俘后,前田覺得自己死定了。因為,此前日軍一直宣傳“如果被八路軍抓住就會被打死”。然而令他奇怪的是,八路軍沒有打死他,卻向他出示了一份優待俘虜的文件﹔更令他奇怪的是,八路軍自己走路,卻讓他坐牛車、馬車﹔八路軍自己吃小米,卻給他吃大米飯、炒雞蛋、豬肉和青菜﹔在八路軍總部———山西武鄉縣王家峪村,他碰到了同樣被保護得很好的俘虜小林和岡田,他們在這裡第一次開始看書———日本馬克思主義學家河上肇的《第二貧困物語》、早川二郎的《唯物辯証法》和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前田說,當時其實已經有點開竅了,但是看到八路軍的武器無非是舊步槍、毛瑟槍,再加上幾挺機槍,實在不相信他們能打敗日本,同時還頑固地認為“皇軍是來幫助中國的”。

  最終的覺醒發生在一次巡視前線的過程中。前田在一個村子裡看到房子幾乎全被燒光,一家五口慘遭殺害,活生生的事實讓他渾身顫抖,充滿著“被欺騙的憤怒和愧對被害者的內疚”。而當幸存村民得知他是日本人時,目光立刻充滿了憎恨和仇視,要不是八路軍指戰員的拼命勸說,他差點死在村民的槍口下。前田此刻才真正認識到:俘虜他的人,是因為身為八路軍才強忍怒火沒有開槍殺死他。而面對日軍慘無人道的暴行,中國人的反抗是天經地義的。

  ■走上抗日之路

  1939年1月2日,22歲的前田迎來了第二次人生。這一天,八路軍前線總司令部在晉東南根據地歡度新年。汽燈剛剛點起,3個年輕人忽然登上舞台,主持人介紹說,“他們是杉本一夫(前田被俘后所用名字)、小林武夫、岡田義雄,是日本同志。”3人當著1000多名官兵的面發表了參軍聲明。前田至今還記得坐在前排的朱德總司令立刻站起來與他們握手,熱烈歡迎他們的加入﹔也記得他當時的豪言壯語:“軍部和政府會罵我們是叛徒和賣國賊,但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的,也是我們的光榮。因為我們所走的道路是真正正義的道路,是符合日本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而此時,台下響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掌聲。

  日本八路除了少部分人拿起槍奔赴前線外,其余大多數人在后方勸降日本士兵,他們要麼散發傳單和慰問袋,要麼用電話和擴音器直接喊話。前田也加入其中。1939年11月7日,第一個日本人反戰組織“覺醒聯盟”在山西遼縣(即現在的左權縣)麻田鎮成立,隨后反戰組織陸續建立,遍及敵后戰場。這些組織后來合並成在華日本人民解放聯盟。到抗戰勝利為止,解放聯盟盟員已達1000余人。1941年5月,延安建立起了日本工農學校,先后有近500名日軍戰俘在這裡學習,他們后來都參加了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日本人在華的反戰組織,有些人還在戰斗中犧牲。那幾年,前田一直在聯盟總部工作,並兼任工農學校的干部。講到這裡,前田小心翼翼地打開一個包袱皮,裡面是他收集的各種書籍、照片和中國朋友贈給他的字畫。其中有一本叫《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就是日本學生在延安學習的聽課筆記。翻看照片的時候,前田特別有精神,回憶起來滔滔不絕:在山西,與朱總司令在籃球場上你爭我奪﹔老羅(羅瑞卿)在他生病時帶來了奇缺的奎寧針﹔赴延安前,老羅和左權將軍在大院裡為他餞行﹔在延安的窯洞前紡線、在寶塔山上開荒、在延河水中洗澡﹔親自接待毛主席和周副主席觀看他們的話劇《島田上等兵》﹔學員伙食有羊肉、豬肉、粉條、豆腐、白面饅頭、面條,而八路軍的領袖們卻天天吃小米飯……。

  ■半生心系中國

  當記者問及前田抗戰經歷中最難忘的事情時,他說,那是1945年8月15日夜裡,當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后,兩百多名日本學員跳出被窩,沖到操場上,歡呼雀躍,流淚擁抱。戰后,解放聯盟自行解散,半數日本人回國,而前田則選擇留下來繼續支援八路軍的工作。他曾急行軍趕赴東北,幫助遣返大約200萬日軍和日本僑民,還曾動員原日本航空教練隊的成員支援我軍第一個航校———東北航空學校,並親自擔任學校政治指導員。

  1958年,前田終於和在航空學校相識的妻子一起回到了日本。京都的老家已在戰火中焚毀,他准備到東京找工作。然而,因為在中國工作多年,又擔任過領導職務,前田經常被跟蹤調查,以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隻好靠打工維持家用。他干得最長的工作是鍋爐工,一直到80多歲才退休。而他妻子在記者採訪時還在外邊打工!雖然生活清苦,老人卻從不放過任何機會參加集會講述日軍的侵略罪行和八路軍的人道主義。他還在鍋爐房裡給左翼報刊寫了許多文章。

  時光荏苒,逝者如斯。二戰結束已經60年了,當年22歲的第一位日本八路已成耄耋老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老人兩次回到延安,每次都欣喜萬分而淚流滿面。其間,黃華曾贈給老人一幅手跡,上書“度盡劫波兄弟在,相見一笑泯恩仇”,道出了前田老人的心聲。今年8月,他剛剛到中國參加了抗戰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月底還要和兒子一起再來中國。老人最后告訴記者,八路軍是舉世無雙的軍隊,一旦加入就會為他的作風所感動,再也不願離開。加入八路軍,是他一生最英明的決定。有生之年,他還將繼續向中日兩國年輕人講述自己特殊的一生。

  《環球時報》 2005年08月29日 第八版

(責編:張迎雪(實習生)、曾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