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萬隆精神與中國大國外交的時代特色

羅建波

2015年04月27日15:36  來源:學習時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萬隆精神與中國大國外交的時代特色

在剛剛落幕的亞非領導人會議上,亞非國家共同發布《2015萬隆公報》,承諾重振亞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以加強南南合作、促進世界和平與繁榮。在中國和平發展的今天,繼承和發揚“團結、友誼、合作”的萬隆精神,對於我們繼續推動南南合作及南北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從萬隆會議看中國外交戰略布局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在向蘇聯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同時,也注重發展同廣大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關系。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先后同印度、印尼、緬甸、巴基斯坦、阿富汗等民族獨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攜手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過,中國真正走向更為廣泛的亞非世界,還是始於1955年4月召開的亞非萬隆會議。在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力排眾議,不僅成功闡釋了中國支持亞非國家實現政治獨立和政治團結的主張,也與埃及總統納賽爾以及加納、利比亞、利比裡亞、蘇丹和埃塞俄比亞等非洲國家代表進行了直接溝通對話。正是通過這次會議,亞非國家看到了中國支持反帝反殖斗爭的堅定決心,看到了新中國平等待人、自尊自信的外交風格。這次會議的一個顯著成效,是中國在此后幾年內迅速地同埃及、敘利亞、伊拉克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幾內亞等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中國的外交舞台不再局限於社會主義陣營及周邊鄰國,而是擴展至廣大的西亞北非地區了。

為踐行反帝反殖為核心的萬隆精神,中國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積極支持亞非人民的民族獨立運動,與亞非國家一道在國際舞台上進行反帝、反殖和反霸斗爭。中國也由此贏得了亞非國家的廣泛信任與支持,借助它們的力量有力減緩了來自蘇聯和美國的外交和安全壓力,並在1971年最終被亞非朋友“抬進”了聯合國。在那特定的年代,南南合作使中國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尊重和尊嚴,中國借助第三世界的整體力量彰顯了自己的國際地位與影響。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反過來又加強了第三世界在國際斗爭中的整體力量,讓西方世界不得不重新思考它們與亞非世界的關系。這是南南合作之於中國和第三世界的重要歷史貢獻。

2013年初,習近平把俄羅斯和非洲作為他就任國家主席后的首訪目的地,並在南非出席了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彰顯了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周邊國家、非洲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重視。中國與巴西、印度和南非一道,推動成立了金磚國家銀行並建立了應急儲備安排,大大提升了新興國家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宏大戰略構想,倡議籌建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增進亞洲國家的互聯互通和互利共贏。中國還承辦 了 亞 太 經 合 組 織(APEC)北京會議並力推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邁出了亞太自貿區建設的歷史性一步,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致力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的信心和能力。如果連同“一帶一路”,中國在西向和東向同時發力,正在構筑大國崛起的“一體兩翼”。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把發展中國家視為自身外交戰略的基礎,注重開展與它們的團結與合作並由此建立了深厚的歷史友誼,這是六十余年中國外交的一個顯著特色。在當前中國實現和平發展與大國復興的關鍵時期,發展中國家在中國外交全局中仍佔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從萬隆精神看中國外交理念創新

今天回過頭來看,萬隆精神的內涵主要體現為:一是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二是團結合作,相互支持。作為當年萬隆會議的主要參與者和貢獻者,作為萬隆精神的積極倡導者和踐行者,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他國的理解和尊重,從而增進了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如何繼承和發揚萬隆精神,不斷提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合作理念和外交原則,是當前中國外交的重要歷史使命,也是建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中國外交的若干創新與發展,與萬隆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為推動與周邊國家的團結合作與互利共贏,中國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合作理念,堅持與鄰為善、與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最終打造休戚與共的地區命運共同體。為實現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還積極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新安全觀,呼吁各國“求同化異”,實現和平共處。求同,就是尊重差異性和多樣化的基礎上匯聚大家的共識和共同利益﹔化異,則是在合作進程中不斷化解不同國家的分歧,將“異”轉化為“同”,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

為繼續深化與非洲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習近平在訪非時用“真、實、親、誠”四個字高度概括中國的對非政策,指出對待非洲朋友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講一個“誠”字,引起非洲領導人和民眾的強烈共鳴。他還提出“中國夢”攜手“非洲夢”的美好願景,承諾中國永遠與非洲國家站在一起,永遠做非洲國家的好朋友、好兄弟、好伙伴。

在整個發展中世界,習近平倡導踐行“正確義利觀”,要求我們在處理與發展中國家關系時,做到義利兼顧,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他多次強調,政治上要堅持正義、秉持公道、道義為先,經濟上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發展中國家是中國“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是中國外交可以倚重和依托的重要戰略力量。作為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大國,中國將始終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在維護和增進自身利益的同時注重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在重視自身發展的同時注重推動發展中世界的整體發展與復興。中國正在以自己的行動証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積極維護者,是發展中國家和平與發展的主要推動者,是發展中國家正當權益的堅定捍衛者。

在更為廣泛的全球層面,當前中國積極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呼吁各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要致力於實現世界的互利共贏與和平穩定,在實現自身國家夢和民族夢的同時,共同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正如習近平4月22日在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發表的講話中所指出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當前時代的發展潮流,各國需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繼續深化亞非合作,不斷拓展南南合作,持續推進南北合作。以南南合作精神促進南北對話和全球合作,建立全球新型發展伙伴關系,最終實現全人類的長治久安和共同繁榮,是新時期中國對萬隆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從南南合作看中國的大國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在經濟上還十分貧弱,但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中的大國,中國敢於在國際事務中為亞非國家發聲,敢於承擔應有的國際義務。在中國的推動下,1955年萬隆會議開啟了南南合作的歷史時代,直接推動了亞非各國在實現政治獨立、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中相互支持。中國的支持是這些國家實現政治獨立和民族解放的重要推動力量。從單個力量來看,發展中國家都難以與西方國家及其同盟體系相抗衡,但以亞非國家為主體的第三世界的大聯合,卻在過去特殊的年代展示了讓西方世界必須予以正視的巨大合力。

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后,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南南合作逐步由反帝反殖反霸斗爭中的相互支持轉向了對和平與發展事業的共同追求。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致力於實現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發展與互利共贏。在剛剛結束的紀念萬隆會議60周年會議上,中國不僅呼吁廣大亞非國家加強政治合作,重振亞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還堅定承諾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繼續增加對亞非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支持,更加積極主動地發揮負責任大國的帶動作用,努力開啟亞非南南合作的新時代。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繼續把發展中國家作為自身履行大國責任的重點區域,進而為推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進程作出貢獻。我們要基於量力而行、量入為出的原則,在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減貧,實施國際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救助,參與國際安全治理與和平建設,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以及推動國際秩序的變革與完善等領域,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國際責任。通過與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中國可以扮演好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者、世界和平的堅定維護者、世界發展理念的重要貢獻者、公認國際准則的捍衛者和國際體系變革完善的積極推動者。

21世紀中國的大國外交,需要有與時俱進的外交理念創新、更具全球視野的大戰略布局,也需要有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氣度的大國責任。中國通過不斷提升的國際責任擔當,不僅顯著擴大自身國際合作空間、提振自身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還必將更加有效地推動發展中國家的和平與發展進程、國際秩序的合理變遷以及全人類共同福祉的增進。中國人民在致力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同時,也將通過自身發展和全球參與來推動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進程,進而推動“世界夢”的實現。

(責編:張迎雪(實習生)、申亞欣)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