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國家行政學院“講好中國故事”主題沙龍在港澳培訓中心舉行。
4月24日上午,國家行政學院“講好中國故事”主題沙龍在港澳培訓中心舉行。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國家行政學院“講好中國故事”主題沙龍於4月24日上午在國家行政學院港澳培訓中心舉行。蘇丹戰略與安全研究高等學院代表團是本次沙龍的外方嘉賓,他們與國家行政學院專家一道,展開了熱烈的發言和討論。本次沙龍的兩大主題是中國政治制度與國家治理,以及社會轉型給中國政府與公眾帶來的變化。國家行政學院國際部主任董青主持了本次沙龍。
董青在開場致辭中為蘇丹戰略與安全研究高等學院代表團的來賓們介紹了中國干部培訓體系、國家行政學院職責以及國際合作等基本情況。她對於蘇丹代表團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隨后,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李拓教授提綱挈領地介紹了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他主要介紹了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增進了代表團成員對於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進一步理解。李拓教授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十八大報告裡提出來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也就是在改革取得輝煌成就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時,全面推進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我們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一個重大進步。”他深入淺出的介紹贏得了在場聽眾的陣陣掌聲。
在發言的最后,李拓教授動情的話語打動了在場所有人:“各位蘇丹的朋友,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盡管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但是我們的人均目前來看還排在世界80位以后。所以說,我們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道路依然任重道遠。我們歡迎蘇丹的朋友們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中國看一看走一走,相互了解、加強溝通,共同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褚鬆燕教授主講的內容是社會轉型給中國政府和公眾帶來的變化。她認為,中國仍然處於改革和社會轉型的進程當中,這個過程主要受黨和政府的驅動。一些由政府來主導的協作涉及到不同部門,需要各部門之間的通力合作,我們要非常謹慎地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褚鬆燕教授的講解圖文並茂,她首先以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圖片展示了“變化中的中國”,提出了社會變革的主題概念。褚鬆燕提到,現在政府和公眾之間有越來越多的互動且形式多樣,“比如說信息公開、座談會、聽証會,還有網絡互動。”她舉例說明:“很多市一級的政府和基層政府的部門都開了自己的微博,和公眾進行溝通。”褚鬆燕教授在講解中的形象類比讓蘇丹戰略與安全研究高等學院的來賓們會心地點頭微笑。
代表團團長哈什米·埃爾巴拉迪在聽取了國家行政學院兩位教授的精彩演講之后,介紹了代表團的基本情況。蘇丹戰略與安全研究高等學院代表團中包括了軍方、政界和安全方面的高級官員。蘇丹戰略與安全研究高等學院的研究內容非常多樣,其中也包括對於中國的研究。代表團此行的目的是想要了解中國的政府體系、中國工業農業發展情況、人口控制情況、以及中國的政治參與情況等。其他包括打擊犯罪方面的經驗,空氣污染治理的經驗還有全球化的一些經驗也是代表團非常感興趣的內容。
蘇丹戰略與安全研究高等學院行政與財務部副主任哈立德介紹了該學院的基本情況。他說:“蘇丹人民對中國都有非常好的印象,我們此行選擇了中國,是因為我們希望能像中國一樣發展。中國給我們的建設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我們也非常樂於接受這種幫助。”他提到,學院已經接待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團去蘇丹訪問,很歡迎中國的代表團也去訪問。
在提問交流的環節,中蘇雙方來賓進行了熱烈的交流。一位蘇丹代表就中蘇關系未來的發展走向問題向董青提問。董青回答道:“中國非常歡迎世界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世界各國跟中國的合作都是基於互相的信任和互相的尊重。我們也很願意為蘇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繼續提供你們所需要的支持。”
沙龍在熱烈友好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沙龍促進了雙方彼此的了解和交流,也加深了兩國之間的友誼,他們都將銘記此次富有意義的交流活動。(譚潔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