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法院對作偽証首開百萬罰單

孔德婧

2015年04月27日09:16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法院對作偽証首開百萬罰單

  旅游衛視因發現台標被侵權,而將浙江愛美德旅游用品有限公司及京東公司告上法院索賠。近日,大興法院一審判決被告公司向旅游衛視賠償2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在審理中發現被告方証人及相關單位作偽証后,遂在判決中對作偽証的相關証人單位開出了100萬的罰單。據了解,此處罰是繼相關法規調高對單位作偽証的處罰額度之后的首張“頂格罰單”。相關法律人士表示,未來的民事案件審理中,作偽証將面臨更加嚴格的處罰。

  案例

  台標被人注冊旅游衛視索賠

  旅游衛視方訴稱,愛美德公司將該衛視台標結合“travel house”的英文在旅行包等商品上進行了商標注冊,並通過京東公司及其他大型網絡商城向公眾進行宣傳和銷售,侵犯了旅游衛視台標的著作權,遂要求京東公司和愛美德公司停止侵權並賠償損失200萬元。

  面對旅游衛視的起訴,京東公司稱,收到傳票后就將平台上的宣傳網頁鏈接屏蔽刪除,且已經要求愛美德公司將網店中涉案標識內容刪除,盡到互聯網平台服務商應盡的合理義務。

  愛美德公司則稱,涉案商標與旅游衛視台標在外觀等多個方面存在不同,且現有証據不能証明旅游衛視就其台標享有著作權,另外公司從未接觸到旅游衛視的作品。所以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法院一審認定愛美德公司所用商標與旅游衛視台標近似,構成侵權,且愛美德公司基於侵權行為的獲利已超過了50萬元法定賠償限額。最終,法院作出了愛美德公司賠償旅游衛視200萬元的判賠額度,京東公司不承擔責任。

  處罰

  被告公司作偽証 法院開百萬罰單

  在案件審理期間,愛美德公司為了証明其對涉案圖標是獨立創作完成,且在旅游衛視啟用台標之前使用,向法院提交了數十份証據,但均未被法院採信。

  法院認為多份關鍵証據系愛美德公司偽造,証人也出具了虛假証言。其中一份是愛美德公司提交的全國皮革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及國家皮革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出具的証明。

  這份証明被法院調查后,與事實有明顯不符。最終,國家皮革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副主任向法院坦白了其所作証言是受全國皮革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教唆,系不實証言。

  該中心負責人及工作人員亦到庭稱,出具的証明並非代表中心意志,實際可能系全國皮革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利用工作關系,私自要求該中心工作人員蓋章出具的。

  於是,大興法院對被告愛美德公司及全國皮革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分別處以了100萬元和10萬元的罰款,並對全國皮革工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罰款1萬元。

  法規

  作偽証罰款額度上限提升至百萬

  証人証言作為証據的形式之一,是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重要依據。但是,証人作虛假証言的現象時有發生,成為干擾法庭判斷的重要因素。

  根據民訴法和民訴法解釋的規定,對於民事偽証行為,除對作偽証的証人証言不予採納之外,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罰款金額上,民訴法對個人作偽証的罰款金額規定為人民幣10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規定為人民幣5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

  其中,對單位的罰款金額上限,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新民事訴訟法從原來的30萬元提升到了100萬元,很明顯有了大幅提升。

  據該案審判長大興法院知產庭法官黨剛介紹,對於証人作偽証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刑法中多涉及偽造變造買賣國家公文証件印章等罪名。此外,民事案件中的偽証行為如果不屬於刑事罪名的,不能就此追究刑事責任。

  據了解,法院對本案作出的頂格罰款決定,是北京法院首次開出“百萬罰單”,也是繼4月初廣東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作出100萬罰款決定后,法院對偽造証據的當事人再次開出“頂格罰單”。

  鏈接

  証人上庭作証需先寫保証書

  今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並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明確提出了民事案件証人出庭時應簽署証言保証書。

  根據《解釋》規定,人民法院在証人出庭作証前,應當告知其如實作証的義務以及作偽証的法律后果,並責令其簽署保証書,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除外。証人拒絕簽署保証書的,不得作証,並自行承擔相應費用。

  相關法律人士稱,讓証人簽署保証書,會使証人更清楚地認識到如實作証的義務以及作偽証應承擔的法律后果,對証人起到約束和威懾作用,增強了証人的責任意識。

  比如証人在簽署保証書后,出庭作証時態度更庄重,言辭也更謹慎,這些都對法官查清事實起到了很大幫助。此前証人在民事案件中作偽証,多數處理結果只是法官對証言不予採納,而未來可能會加大對作偽証的懲處力度。

  黨剛法官介紹,如果証人拒簽保証書,則不能作証。如果簽后出具虛假証言,則要承擔相應責任。目前本市多個法院已經開始實施這一措施。(文/記者 孔德婧 漫畫/陳彬)

(責編:張迎雪(實習生)、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