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今日發布《手機裡的獨家,一覽習主席這5天》。全文如下:
5天,2015年習近平的首訪周結束。有太多成果、有太精彩細節。看新聞、聽故事總有些不過癮,怎麼辦?沒關系,有很多從未披露的絢麗畫面即將呈現,離現場之近、說細節之清,定會讓你身臨其境。學習大國(XXDAGUO)帶學習伙伴們去感受。
這一周,可謂習主席的“2015首訪周”。
周一一大早出門,往西飛到巴基斯坦,緊鑼密鼓忙了28小時。
一路南下到印尼雅加達,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多邊活動中穿插了雙邊會見。繼續馬不停蹄,周四晚上轉場到萬隆,慶祝萬隆會議60周年,重走了那條萬眾矚目的“亞非大街”。
萬隆-雅加達-北京。飛機落地時,已是周五晚上8點。
一路跟著,用手機拍了N張照片。獨家的,挑出幾件事,按時間順序記個“流水賬”,主題是習主席的這5天。
20日中午
梟龍火了,空中陣型足夠炫
因為給習主席護航,頗有名氣的梟龍戰機更火了。網友們扒出它的前世今生,紛紛評價,中巴聯合研制的戰機很棒很靠譜。
8架梟龍,分別在習主席專機兩側護航。圖上看不出梟龍們的距離有多近,最后臨走送相冊時,管這事的巴空軍將領自豪地向習主席描述距離和陣型。
習主席微笑著鼓勵他:在空中能保持這樣的陣型,可謂技藝精湛。
20日中午
笑容靚了,“巴鐵”是代代傳承的真鐵
到了伊斯蘭堡,一下飛機,孩子們正在歡迎的隊伍裡踮著腳尖盼。他們揮舞國旗,笑容燦爛的像花兒一樣。
瞧,這個可愛的姑娘,笑容從心底綻放。美美的盛裝,美美的表情,定格在這一刻。
在巴基斯坦,一提中國,無論男女老少,親切得就像家裡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們耳濡目染,巴鐵是代代傳承的真鐵。
20日下午
流程變了,這次的簽字儀式不走尋常路
同謝裡夫總理會談后,是按慣例進行的簽字儀式。可這次的簽約,根本不走尋常路。
過去都是一個個的簽,而今,集體交換文本、集體揭牌、集體視頻連線。
因為實在是太多了!50多項協議,個個分量十足。中巴經濟走廊,地處“一帶一路”海陸交匯處,也是“一帶一路”的示范項目。短短時間,合作碩果累累。
21日上午
50次掌聲!謝裡夫的總結陳詞也很超時
習主席到巴議會發表演講,這是外國領導人中的頭一次。
巴基斯坦的鼓掌方式,是用手拍桌子。很多人干脆手一直放在桌子上,聽到心潮澎湃處,一句話一次掌聲。
很好奇地數了一下,50多次掌聲!這個演講,現場巴各黨派代表眾口一詞地夸好。謝裡夫總理聽完后,本來是三分鐘的總結陳詞,結果一口氣說了十分鐘。他很有感觸:“巴基斯坦各政黨都有一個統一的立場,要同中國發展強有力的伙伴關系,這是巴朝野上下的共同願望。”
21日中午
國宴&家宴?這張“全家福”很珍貴
總統府宴會上,總統、總理都帶著夫人、孩子來了,是國宴,也是家宴。
正聊得很開心、其樂融融,不知誰一句提議,“拍張全家福吧!”歷史的瞬間,定格在這一刻。
22日上午
講三個合作,全程全神貫注聽講話
開亞非領導人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習主席應邀講話。世界關注他的每一次講話,從中各種解讀、分析、研判。
加強亞非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合作,而且設立中國-亞非合作中心。這一次沒有任何懸念,他的倡議贏得了廣泛、一致的贊譽。
上張圖,一起看看會場的全神貫注。
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
亮點很多,雙邊會見絕不是配菜
在多邊場合進行一些雙邊,是外交慣例。有助於和亞非國家更廣泛深入的接觸。6場雙邊會見中,大伙特別關心幾個事。
比如,中印尼元首會見,說到了高鐵的事。佐科上任,躊躇滿志繪藍圖,到處是機遇涌動。中國高鐵施工周期短、質量好、性價比高。花落中國,毫不意外。
中日領導人的那場會見,關注度非常高。歷史問題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大坎,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對於日本,是重要機會,更是嚴肅檢驗。習主席會見時,向安倍發出了一個清晰信號:嚴格遵守四個政治文件,要正視歷史、開辟未來。
話說得入情入理,中國立場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下一步何去何從?世界都看日本的表現了。
24日上午
重走步行街,這條路今天很繽紛、很歡樂
一條不長也不寬的街道,幾乎成了近年來名氣最響的一條街。
60年前,參加萬隆會議的領導人從這條街道走到會場。今天,重走“亞非大街”,緬懷歷史,我本想,街道的主基調應該是深沉的懷舊色。
沒料到,一路上很歡樂、很繽紛。
9:20開始,舉旗幟的方隊、身披貌似虎紋外衣的方隊、孩子的方隊、美女姐姐的方隊挨個走來。美女姐姐還給街道兩側分了玫瑰。
接著,領導人們健步走來。習主席、彭阿姨走在第一排,佐科夫婦右手邊。揮手、微笑,風採卓然。
領導人們進會場開會了,街道上的音樂會越辦越high。主唱大喊,“一起來”!聽眾們紛紛加入,現場跳起小幅度廣場舞。
用什麼樣的調子,肯定是源於文化、源於心情。沒錯,今天的印尼很開心、很自豪。
24日中午和晚上
離印尼、抵北京,訪問圓滿結束
看世界歸來。世界那麼大,北京很親切。
版權說明:本文由“學習大國”整理,轉載、使用請務必注明原創作者“杜小杜”,轉自“學習大國”,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