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亞參加亞非領導人會議的各國領導人來到萬隆,紀念萬隆會議召開60周年。紀念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印尼總統佐科和斯威士蘭國王姆斯瓦蒂三世共同簽署《2015年萬隆公報》,公報正式生效。作為本次亞非領導人會議的成果文件之一,《2015年萬隆公報》究竟有哪些看點?
看點一:延續亞非會議歷史傳承
《2015年萬隆公報》有這樣一個副題——“紀念1955年亞非會議召開60周年和亞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建立10周年”,歷史傳承的意味盡顯其中。
公報在第一部分即確認,1955年亞非會議最后公報確立的包括民族自決在內的萬隆精神仍然是增進亞非國家間關系鞏固、適當和有效的基石,以及根據《聯合國憲章》相關原則解決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全球問題的指導方針。
2005年通過的《亞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宣言》是亞非合作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份文件,為聯結亞非國家間關系、加強務實合作提供了框架。因此,《2015年萬隆公報》重申加倍努力落實這份文件。
看點二:重申國際關系基本准則
1955年亞非會議為世界歷史所標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確立的處理國家關系的十項原則對於國際秩序破舊立新起到了支撐作用,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走向振興起到了激勵作用。
《2015年萬隆公報》再一次彰顯了廣大亞非國家在處理國際事務上所秉持的基本准則。公報鮮明地指出,亞非國家強烈反對並譴責包括制裁在內的一切違反《聯合國憲章》、破壞國際法和指導國與國之間和平關系的准則和原則的單邊脅迫行為。
看點三:推進合作創造發展機遇
進入21世紀以來,佔全球75%人口和30%國內生產總值的亞非地區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亞非地區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依然面臨著加快發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拓展亞非國家間的務實合作,成為《2015年萬隆公報》的另一個重點。
多邊貿易體系建設、推進地區和雙邊貿易安排、可持續發展合作、食品安全合作、能源合作、海洋合作、基礎設施合作、氣候變化領域合作、旅游業合作、舉辦亞非商務峰會、加強互聯互通……這一份長長的列表,展現了亞非合作的無限潛力。
1955年召開的亞非會議被認為是南南合作的開端。新形勢下,南南合作是弘揚萬隆精神的重要一環,也是解決當今世界所存在諸多挑戰的重要路徑,而搞好亞非合作,對南南合作依舊具有重要示范帶動作用。《2015年萬隆公報》重申,加強南南合作對兩大地區是互利的,符合亞非地區的戰略利益,反映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看點四:推崇多元價值和諧共存
從1955年萬隆會議開始,“求同存異”這個詞匯就和亞非合作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下,面對文明交流這個永恆話題,亞非會議上集聚的智慧能夠給人以更多啟示。
重申不同文化、宗教、信仰和文明間營造和諧的重要性﹔重申民主沒有單一模式,應推動合作以強化人民訴求的民主機制﹔加強人文交流,促進和鼓勵兩大地區青年、婦女、企業、知識分子、學者、專家、運動員、藝術家和媒體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寫入《2015年萬隆公報》的一系列內容表明,亞非國家在推動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存在廣泛共識,也將會為創造更加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貢獻更大力量。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