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學習有方】

盤點習近平訪巴成果:28個小時18場活動創造合作新高度

記者曾偉 楊柳(實習)

2015年04月24日14:21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手機看新聞

 

4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伊斯蘭堡會見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4月20到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巴基斯坦進行了訪問。這是2015年習近平的出訪首站,也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九年再次訪問巴基斯坦。

兩天的行程,28個小時、18場活動,簽署了50多項雙邊合作文件,涉及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業、貿易等各種領域,習近平與巴基斯坦領導人暢敘友誼,洽談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共識,創造了中巴合作新高度,翻開了兩國傳統友誼和雙邊關系發展的新篇章。

中巴關系新高度:

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

20日,習近平主席在伊斯蘭堡同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舉行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將中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復旦大學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杜幼康教授指出,1951年建交以來,我國與巴基斯坦的關系一直十分穩定,達到了特殊友好的地位。這其中有兩個關鍵詞在起著重要的作用:“全天候”與“全方位”。“全天候”意指不論國際局勢怎樣風雲變化,雙方都將保持著密切而友好的伙伴關系﹔“全方位”的意思則是中巴合作與交往囊括了政治、經濟、外交、安全等多個方面,其范圍之廣、程度之深都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這次會談之后,雙方發表聯合聲明,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正式確立。習近平強調,中方高度重視發展同巴基斯坦的關系,始終把中巴關系置於中國外交優先方向。習近平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題為《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 開辟合作共贏新征程》的重要演講,高度評價中國同巴基斯坦的全天候友誼和全方位合作。

就中巴關系的未來發展,習近平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保持高層交往﹔第二,以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為中心,以瓜達爾港、交通基礎設施、能源、產業合作為重點,形成“1+4”合作布局,實現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第三,加強中巴安全合作﹔第四,共同辦好2015年中巴友好交流年活動﹔第五,充分利用好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等平台,就聯合國改革、氣候變化、糧食和能源安全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加強政策協調和戰略協作。

早在2010年12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巴基斯坦時,雙方就表示要“鞏固和深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4年5月14日,習近平在北京會見巴基斯坦參議院主席布哈裡時曾表示,中巴兩國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此次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用官方文件確認了“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聚焦中巴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提出已經一年有余,中巴經濟走廊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項目。習近平訪巴之際,中巴經濟合作上的新動態是外界矚目的焦點。

20日,習近平主席會見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之后,雙方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在這些合作協議中,有30多項與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有關。長達3000公裡的中巴經濟走廊連接著中國新疆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是一條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通道在內的貿易走廊。中國在巴的投資,有利於整合南亞、中亞和中國這三大亞洲大陸增長引擎。

與此同時,“絲路基金”的首個投資項目也在當天揭開了面紗:絲路基金宣布入股三峽南亞公司,與長江三峽集團等機構聯合開發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的能源項目之一,於今年底開工建設,2020年投入運營,運營期30年,到期后無償轉讓給巴基斯坦政府。

中巴經濟走廊拓寬了“一帶一路”發展的渠道。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說,中巴經濟走廊在“一帶一路”中的橋梁作用,使得中巴經濟走廊有潛力成為三個經濟發展引擎的總和。“中巴經濟走廊將能夠惠及30億人。”

“今年我國政府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的推動力度是最大的,‘一帶一路’這個構想也可以說是基本落實了。”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室韓旭東教授說,“巴基斯坦是這‘一帶’‘一路’的戰略支撐點。”他表示,在我國與南亞的經濟交流中,東側的重點是推進“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西側的主要任務便是“中巴經濟走廊”的推進了。習近平主席的這次訪問,為中巴“經濟走廊”注入了新的活力。

共筑中巴新未來:

為命運共同體建設樹立典范

在訪問巴基斯坦期間,習近平主席和巴方領導人見証了50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涉及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業、貿易、金融、衛生、地方、媒體、海洋科學、教育等領域。“中國領導人從未在一次訪問中同世界上任何國家簽署過如此多的文件。”俄羅斯衛星新聞網這樣評價。

21日,習近平在巴基斯坦議會發表題為《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 開辟合作共贏新征程》的重要演講,強調中巴要不斷充實兩國命運共同體內涵,為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發揮示范作用。當天下午,習近平在伊斯蘭堡會見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

習近平指出,今年我選擇巴基斯坦作為首次出訪的第一站,這充分體現了中巴關系的親密程度。我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鞏固兩國傳統友誼,推動中巴合作取得新進展,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會見后,侯賽因向習近平授予“巴基斯坦勛章”,這是巴基斯坦授予外國領導人的最高勛章。習近平指出,這充分體現了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

“中巴要守望相助,深化戰略合作﹔中巴要弘義融利,實現共同發展﹔中巴要心心相印,堅持世代友好﹔中巴要風雨同舟,共對安全挑戰﹔中巴要勇擔責任,加強國際協作。”習近平主席針對中巴關系的未來發展所提出的中巴“五要”,讓我們看到了中巴關系的美好前景。

“我國與巴基斯坦在經濟上共同發展,優勢上互補互助,這種‘命運共同體’的關系,是我國處理周邊關系的一個示范。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高層領導人的會見,可以推動兩國關系穩步發展,保証中巴邊境的安寧,對雙方國內的穩定也都大有裨益。”杜幼康教授這樣總結。

(責編:曾偉、盛卉)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