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人民日報社全媒體平台之名家點評

國外名人眼中的亞非會議與南南合作

2015年04月22日21:4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4月21日至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印尼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亞非領導人會議22日在雅加達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會議並發表題為《弘揚萬隆精神 推進合作共贏》的重要講話,表示各國應該大力弘揚萬隆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加強亞非合作,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亞非人民及其他地區人民。

60年過去了,萬隆精神過時了嗎?永遠不會。作為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完全由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枷鎖獲得獨立的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國際的評價更加客觀。

萬隆會議是亞非開展廣泛合作的起點,並為不結盟運動開辟了道路。萬隆會議上提出的亞非國家發展目標和任務已經成為20世紀共同政治遺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羅斯總統普京 

亞非會議的歷史意義在於,它既標志著二戰結束以來亞洲、非洲發展中國家成為一支獨立的新興力量,也讓萬隆精神成為它們處理國際關系的指導原則。60年來,經濟全球化極大地改變了國際政治、經濟、安全架構,但世界多極化趨勢並沒有消除意識形態領域的博弈,亞非會議將繼續推動發展中國家在新政治、經濟、文化格局下的互助合作。

——印度尼西亞總統大學副校長阿納克•阿貢•班尤•博維塔

回想當年,在飽受列強欺凌的慘痛經歷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中國,對亞洲各國,尤其是那些剛脫離殖民統治國家的主權完整、安全等方面懷有道義感和責任感。在印尼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上闡述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中國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堅固基石。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級研究員胡逸山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長,全球地緣經濟版圖的改變加快了冷戰后經濟體系的變遷。……非洲國家密切與新興市場國家關系意味著南南合作的加強,非洲應抓住機會,主動制定一整套增強南南合作的戰略舉措,以順應21世紀的現實。

——南非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伊麗莎白•斯蒂諾珀洛斯

提高非洲和亞洲之間的貿易量,將極大地促進非洲經濟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活力。……非洲和亞洲追求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既能促進兩個地區有關國家的發展,又能惠及人民。

——贊比亞前總統薩塔

新興市場國家與非洲合作,代表著歐美與非洲關系之外的一種新的貿易與交流模式。……新興經濟體和西方國家與非洲合作時,最大的不同是,合作模式是互利共贏的。這種合作促進了非洲經濟增長,使其出口初級產品價格不斷走高,進口制成品價格逐漸走低,有助於非洲國家掌控自己的發展命運,真正走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最終成為世界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非金山大學教授庫阿庫

萬隆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讓萬隆會議更有價值。中國在促進亞非會議的成功、推動世界民族解放運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館長湯姆斯

當年29個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奠定了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友誼的基礎。萬隆會議期間,周恩來總理發表了一篇令人難忘的講話,稱贊了非洲為爭取解放所進行的斗爭,譴責了種族隔離制度……非洲高度贊賞中國為非洲大陸實現和平做出的積極貢獻,特別是在一些曾經或正在經歷重大危機的非洲國家,中國積極參加了當地維和行動。

——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

在萬隆舉行的亞非會議接受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把它們寫入了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印度和中國相信多極世界,單極世界和干涉主義理論與方法是行不通的,它與民主、多元化的國際秩序形成對立。理解、主權、不結盟、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平等、互利與和平共處構成了可維持的國際秩序的基礎。一個全球化的世界的行為准則應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而非超級大國的統治。

——印度前總統納拉亞南

(人民日報社全媒體平台 孟祥麟、趙明昊、胡澤曦、趙成)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日報全媒體平台”(中央廚房)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宋煦冬)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