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國土資源部今日發布《2014中國國土資源公報》。2014年我國基礎地質研究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相關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受到國內外專家好評。
首次在雲南省羅平縣發現數百枚保存完好的海生爬行類足跡化石,証明為中生代幻龍水下覓食留下的遺跡,成為幻龍類海洋生物水下運動模式的直接化石証據。同時,發現世界最大的幻龍頭骨化石。
通過對汶川地震破裂帶的詳細研究,揭示了龍門山斷裂帶的地震斷裂、蠕變斷裂及變形機制,分析了石墨層與大地震的關系,測出世界上最低的斷層摩擦系數,首次記錄到大地震后斷裂快速愈合過程信息,完善了地震斷裂理論,對深化認識汶川地震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龍泉岩群發現兩顆冥古宙碎屑鋯石。其中一顆為已發現的亞洲最古老的鋯石﹔另一顆鋯石記錄了地球最早變質事件。冀東地區發現大量38億-35億年形成的碎屑鋯石,在鞍山地區發現38億-31億年多期岩漿活動,首次在華北克拉通劃分出三個年齡大於26億年的古陸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