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2日電 國土資源部今日發布《2014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公報》指出,地質調查工作全面支撐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為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非常規油氣調查、鈾礦資源調查、地熱能源勘查取得新進展,油氣新區調查開辟新陣地,鬆遼外圍突泉盆地“突參1井”鑽獲輕質原油,實現火山岩覆蓋區油氣資源調查重大突破,對鬆遼盆地外圍油氣勘探開發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重要礦產資源調查、大宗緊缺礦產調查及新興能源和材料礦產調查成果顯著。圈定物化探異常6300處,發現礦(化)點1000余處,圈定找礦靶區300余處,新發現礦產地35處。羅布莎礦區發現多個鉻鐵礦盲礦體,引領企業跟進勘探,提交鉻鐵礦資源量201.77萬噸。在香卡山礦區發現6個鉻鐵礦體,估算鉻鐵礦石資源量25.36萬噸。
柴達木盆地西部阿爾金山前發現新型砂礫富鉀鹵水層,推算資源量3.5億噸。塔裡木庫車凹陷發現厚達百米的古近紀含鉀鹽礦層﹔四川盆地發現三疊系雜鹵石,既是深層富鉀鹵水鉀重要來源,更是寶貴的緩釋鉀肥﹔上揚子盆地13個儲鹵構造富鉀鹵水礦估算氯化鉀資源量4917萬噸﹔滇西南勐野井建立鉀鹽二層樓成礦模式,大幅度縮小陝北奧陶系鹽盆找鉀靶區,海相鉀鹽找礦突破嶄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