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015專題】習近平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印度尼西亞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
人民網>>時政>>正文

新萬隆精神需要“一帶一路”

孫興杰

2015年04月21日14:3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新萬隆精神需要“一帶一路”

  萬隆會議之后60年的歷史証明,第三世界要真正走向獨立就必須建立起可持續的經濟體系。而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等舉措是中國為萬隆精神賦予的新內涵。

  1955年的萬隆會議被認為是第三世界登上歷史舞台的象征,這也是首個沒有傳統強國參加的會議,是新獨立的國家表達訴求的平台。一個甲子過去了,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萬隆會議的東道國,印尼舉行了盛大的紀念活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參加這一盛大的紀念活動,闡述新時代的萬隆精神。

  60年前,第三世界國家謀求的是獨立與解放,當下第三世界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中國在第三世界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驗也就成為新萬隆精神的重要一環。

  印尼舉辦的紀念活動的主題“加強南南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繁榮”也切中了第三世界的核心任務。60年前,新獨立起來的國家,朝氣蓬勃,是國際關系舞台的新生力量。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加諾認為,隻有通過第三世界的努力才能在國際關系中重建道德原則,因為它們曾遭受殖民主義的欺凌,能夠比歐洲社會更好地理解這些目標。

  游離於兩大對峙集團,第三世界成為國際舞台上的新生力量,美國國務卿杜勒斯甚至打算組建一個“反向的萬隆會議”,讓親西方的第三世界國家在其中佔據上風。無論如何,第三世界在美蘇對峙的夾縫之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萬隆會議也是中國、印度、緬甸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一次拓展與延伸,也是第三世界提出的外交新原則,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經被普遍接受。第三世界的發展依然是個問題,南南合作進展緩慢,到20世紀70年代,第三世界國家提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訴求。國家的獨立需要經濟實力,第三世界國家在獨立之后面臨著現代化的重壓,自近代以來的全球市場是由歐美強國建立起來的,第三世界曾經是這些殖民帝國的邊疆地帶,並沒有形成獨立的工業體系。它們有同樣的殖民遭遇,也意味著經濟結構有同質性,彼此之間的互補性不強。

  另外,第三世界的政治合作缺少市場網絡作為支撐,比如貿易規則、金融關系等等。到60年代的時候,第三世界在經濟發展模式上出現了分化,東亞國家選擇了出口導向型經濟,選擇加入國際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拉美國家則選擇了進口替代戰略,構建獨立自主的國內市場,但是需要從發達國家進口資本品,再加上國內市場狹小,到80年代的時候陷入了一場債務危機。

  萬隆會議形成的第三世界的政治合作熱情還是受到了經濟發展的瓶頸。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華盛頓共識”受到質疑,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第三世界國家又面臨著新的抉擇。萬隆會議之后60年的歷史証明,第三世界要真正走向獨立就必須建立起可持續的經濟體系。

  60年前,第三世界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舞台,60年后,第三世界正以獨立的經濟力量改變世界政治經濟秩序。一帶一路戰略、亞投行等舉措是中國為萬隆精神賦予的新內涵。

  □孫興杰(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博士)

(責編:張迎雪(實習生)、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