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
【面 積】796095平方公裡(不包括巴控克什米爾地區)。
【人 口】1.97億。巴是多民族國家,其中旁遮普族佔63%,信德族佔18%,帕坦族佔11%,俾路支族佔4%。烏爾都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主要民族語言有旁遮普語、信德語、普什圖語和俾路支語等。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國教),少數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錫克教等。
【首 都】伊斯蘭堡(Islamabad),人口110萬(2011年)。地處內陸,海拔503∼61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旱季和雨季界限分明,年均降水量1143毫米,最高氣溫47℃,最低氣溫0℃。
【國家元首】總統馬姆努恩·侯賽因,2013年9月就職。
【重要節日】國慶日:3月23日﹔獨立日:8月14日。
【自然地理】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東接印度,東北與中國毗鄰,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南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980公裡。除南部屬熱帶氣候外,其余屬亞熱帶氣候。南部濕熱,受季風影響,雨季較長﹔北部地區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終年積雪。年平均氣溫27℃。
【簡 史】巴原為英屬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隨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1940年3月,全印穆斯林聯盟通過了關於建立巴基斯坦的決議。1947年6月,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獨立,成為英聯邦的一個自治領,包括巴基斯坦東、西兩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成立,仍為英聯邦成員國,1972年退出,1989年重新加入。1971年3月,東部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同年12月孟正式獨立。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2013年5月11日,巴基斯坦舉行國民議會選舉,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裡夫派)獲勝。6月5日,穆盟(謝)主席納瓦茲·謝裡夫(Nawaz Sharif)當選為總理。6月7日,巴新內閣就職,包括16位聯邦部長和9位國務部長。7月30日,巴基斯坦舉行總統選舉,穆盟(謝)候選人馬姆努恩·侯賽因(Mamnoon Hussain)當選新一屆巴基斯坦總統。9月9日新總統正式就職。
【憲 法】巴建國后於1956年、1962年和1973年頒布三部憲法。1977年,齊亞·哈克實行軍法管制,部分暫停實行憲法。1985年通過了憲法第8修正案,授予總統解散國民議會和聯邦內閣、任免軍隊首腦和法官的權力。1991年7月通過的憲法第12修正案規定聯邦政府有權設立特別法庭和上訴法庭,以打擊犯罪,整治社會治安。1997年4月,謝裡夫政府在議會通過憲法第13修正案,取消總統解散國民議會和聯邦內閣的權力,並將解散省議會和省內閣、任免省督、三軍參謀長和參聯會主席以及最高法院法官的權力歸還總理行使。隨后,巴議會通過旨在嚴禁議員叛黨的憲法第14修正案“反跳槽法”。
1999年穆沙拉夫執政后頒布臨時憲法1號令,宣布暫停實施憲法。2002年8月,穆頒布“法律框架令(LFO)”,宣布恢復1973年憲法和哈克時代憲法第8修正案,規定總統有權解散國民議會、任命參聯會主席和三軍參謀長。2003年12月29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17修正案,規定總統經最高法院批准后有權解散議會,與總理協商后有權任免三軍領導人。
2010年4月8日和15日,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分別通過憲法第18修正案,將總統部分權力移交給總理,並在涉及中央與地方分權等重大敏感問題上作出調整。2010年12月22日,巴議會一致通過憲法第19修正案,賦予總理任命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法官一定的決定權,並由總統對決定結果進行最終認可。2012年2月20日,巴議會通過憲法第20修正案,取消了由總統任命看守政府總理的權力,改由總理和反對黨領導人協商確定。修正案還包括延長選舉委員會任期等內容。
【議 會】聯邦立法機構。1947年建國后長期為一院制,1973年憲法頒布后實行兩院制,由國民議會(下院)和參議院(上院)組成。國民議會經普選產生,參議院按每省議席均等的原則,由省議會和國民議會遴選產生。
國民議會共有342個議席,其中272席為普選議席。60席為婦女保留席位,10席為非穆斯林保留席位,由各政黨按普選得票比例分配。國民議會設議長和副議長各1人,議員任期五年。參議院設100個議席,議員任期六年,每3年改選半數。設主席和副主席各1人,任期三年。
2013年5月11日,巴基斯坦舉行國民議會選舉。穆盟(謝派)獲得186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人民黨獲42席,正義運動黨獲35席,統一民族運動黨獲23席,伊斯蘭神學會獲14席,其余席位為其他小黨和獨立人士獲得。6月3日,巴基斯坦新一屆國民議會召開首次會議,來自穆盟(謝)的薩爾達爾· 阿亞茲· 薩迪克(Sardar Ayaz Sadiq)當選議長。
2015年3月,巴基斯坦舉行參議院改選,執政黨穆盟(謝派)在此次選舉中贏得48個席位中的18個,巴基斯坦人民黨贏得8個席位。參議院中席位排名前四位的政黨分別是擁有27個席位的巴基斯坦人民黨,擁有26席的穆盟(謝派),擁有5個席位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和擁有4個席位的統一民族運動黨。人民黨領導人拉巴尼當選參議院主席。
【政 府】2013年6月,謝裡夫就任總理。目前內閣成員包括:外交部長由謝裡夫兼任。財政和私有化部長伊沙克·達爾(Ishaq Dar),內政和禁毒部長喬杜裡·尼薩爾·阿裡·汗(Chaudhry Nisar Ali Khan),邊境地區事務部長阿卜杜爾·卡迪爾·俾路支(Abdul Qadir Baloch),油氣和自然資源部長沙希德·卡坎·阿巴希(Shahid Khaqan Abbasi),國防生產部長拉納·坦維爾·侯賽因(Rana Tanvir Hussain),水電部長兼國防部長庫瓦賈·穆罕默德·阿西夫(Khwaja Muhammad Asif),鐵道部長薩阿德·拉菲克(Saad Rafiq),司法和人權部長扎西德·哈密德(Zahid Hamid),新聞廣播和國家遺產部長佩爾韋茲·拉希德(Pervez Rasheed),港口和航運部長卡姆蘭·邁克(Kamran Michael),食品安全和研究部長斯坎達爾·博桑(Sikandar Bosan),人力資源發展和海外巴僑部長薩德魯丁·拉什迪(Sadruddin Rashdi),計劃和發展部長阿赫桑·伊克巴爾(Ahsan Iqbal),宗教事務和信仰和諧部長薩達爾·尤薩夫(Sadar Yousaf),克什米爾和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事務部長巴爾吉斯·塔希爾(Barjees Tahir),工業和生產部長穆爾塔扎·賈托伊(Murtaza Jatoi)。
另有9名國務部長、2名總理顧問和2名總理特別助理,其中總理國家安全與外交事務顧問為薩爾塔杰·阿齊茲(Sartaj Aziz)。
【行政區劃】全國共有旁遮普、開伯爾—普什圖、俾路支和信德四個省,七個聯邦直轄部落地區和聯邦首都伊斯蘭堡。各省下設專區、縣、鄉、村聯會。
【司法機構】最高法院為最高司法機關,各省和伊斯蘭堡設高等法院,各由一名首席大法官和若干法官組成。現任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為塔薩杜克·侯賽因·吉拉尼(Tassaduq Hussain Jillani)。全國設總檢察長,各省設省檢察長。現任總檢察長薩爾曼·阿斯拉姆·巴特(Salman Aslam Butt)。
【政 黨】巴實行多黨制。現有政黨200個左右,派系眾多。目前全國性大黨主要有:
(1)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謝裡夫派)(Pakistan Muslim League-Nawaz Sharif):簡稱穆盟—謝派(PML-N)。成立於1906年,當時稱作全印穆斯林聯盟,1947年巴立國后改稱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黨章規定要在巴實現政治、社會和經濟改革。該黨現為參議院第二大黨,國民議會第一大黨。該黨領袖謝裡夫2013年6月當選新總理,成為巴歷史上首位三度出任總理的政治家。該黨還在旁遮普省執政。
(2)巴基斯坦人民黨(Pakistan People’s Party):簡稱人民黨(PPP)。成立於1967年12月,主要勢力在信德省和旁遮普省,主張議會民主、自由平等、經濟私有化。現任黨主席為巴已故前總理貝·布托之子比拉瓦爾·布托(Bilawal Bhutto)。該黨現為參議院第一大黨,國民議會第二大黨,在信德省執政。
(3)正義運動黨(Pakistan Tehreek-e-Insaf):1996年成立。主席為巴基斯坦家喻戶曉的板球明星伊姆蘭·汗(Imran Khan)。該黨提出變革、平等等口號,在2013年國民議會選舉中獲35席,成為國民議會第三大黨,並在開伯爾-普什圖省執政。
主要黨派還有:巴基斯坦穆斯林聯盟(領袖派)[Pakistan Muslim League(QA)]、統一民族運動黨(Muttahida Qaumi Movement)、人民民族黨(Awami National Party)等。
【重要人物】馬姆努恩·侯賽因:1940年生於印度阿格拉,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建國后移居卡拉奇,畢業於卡拉奇工商管理學院。曾擔任穆盟(謝)信德省聯秘、秘書長、代主席以及信德省首席部長顧問等職。1999年6月至10月擔任信德省省督。2013年7月當選總統。
納瓦茲·謝裡夫:1949年生於旁遮普省拉合爾市,畢業於旁遮普大學。穆盟(謝)主席,1981年任旁遮普省財政部長兼體育部長。1985年任旁遮普省首席部長,1988年連任。1990至1993年、1997至1999年兩次出任巴政府總理。2013年6月當選總理。
【經 濟】巴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21%。受國內政局不穩、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揚等因素影響,2008年巴經濟形勢持續惡化。2009年以來,在巴基斯坦自身調整努力和國際社會幫助下,巴基斯坦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增多,重要經濟指數較前有所好轉。2010年,巴發生歷史罕見特大洪災,經濟損失達460億美元。2013/2014財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注:巴財年始於7月1日,截至翌年6月30日):
國內生產總值:2250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
同比增長:4.14%。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99美元(出處同上)。
外匯儲備:152.38億美元(截至2015年2月)。
通貨膨脹率:8.7%。
貨幣名稱:巴基斯坦盧比。
匯率:1美元約合101.7盧比(2015年3月)。
【資 源】主要礦藏儲備有:天然氣4920億立方米、石油1.84億桶、煤1850億噸、鐵4.3億噸、鋁土7400萬噸,還有大量的鉻礦、大理石和寶石。森林覆蓋率4.8%。
【工 業】最大的工業部門是棉紡織業,其他還有毛紡織、制糖、造紙、煙草、制革、機器制造、化肥、水泥、電力、天然氣、石油等。
【農 業】2013/2014財年,巴農業增長率為2.1%。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米、棉花、甘蔗等。全國可耕地面積5768萬公頃,其中實際耕作面積2168萬公頃。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66.5%。近幾年主要農作物產量如下(單位:萬噸):
(單位:萬噸):
2010/2011 | 2011/2012 | 2012/2013 | 2013/2014 | |
小麥 | 2521 | 1359 | 2421 | 2528 |
大米 | 482 | 616 | 553 | 6798 |
玉米 | 370 | 433 | 442 | 4527 |
甘蔗 | 5530 | 5839 | 6375 | 6649 |
棉花(萬包) | 1146 | 1359 | 1303 | 1279 |
【旅游業】發展較慢,旅游者多為定居在歐美的巴基斯坦人和海灣國家的游客。主要旅游點有卡拉奇、拉合爾、拉瓦爾品第、伊斯蘭堡、費薩拉巴德和北部地區等。2003年巴正式成為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目的地國。
【交通運輸】國內客貨運輸以公路為主。近年來,公路和空運網的增加遠遠快於鐵路。
公路:全長26萬公裡,有各種機動車輛約941.38萬輛。巴基斯坦公路客運佔客運總量的90%,公路貨運佔貨運總量的96%。
鐵路:全長7791公裡。
水運:卡拉奇和卡西姆是兩個國際港口,承擔巴基斯坦國際貨運量的95%。
空運: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公司有民航飛機44架,飛往38個國際機場和24個國內機場。航線總長34.59萬公裡。五個國際機場分別在伊斯蘭堡、卡拉奇、拉合爾、白沙瓦和木爾坦。
【財政金融】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9/2010 | 2010/2011 | 2011/2012 | 2012/2013 | 2013.7./2014.3. | |
收入 | 253 | 187 | 195.23 | 298 | 248 |
支出 | 338 | 383 | 372 | 481 | 329 |
差額 | -85 | -196 | -176 | -183 | -81 |
【對外貿易】近年來,巴政府一直努力加速工業化,擴大出口,縮小外貿逆差。與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近幾年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10/20112011/20122012/20132013.7./2014.3.
出口額202204247210
進口額323331.5398371
差 額-121-127.5-151-161
主要進口石油及石油制品、機械和交通設備、鋼鐵產品、化肥和電器產品等。主要出口大米、棉花、紡織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
【外國投資】近年來,巴政府推行廣泛的結構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外資。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安全形勢惡化的影響,2013/2014引外資14.4億美元,同比上升76.4%。
政府努力解決社會問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特別是就業和醫療衛生問題。全國有一些社會和宗教福利組織從事福利活動。政府還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讓更多的普通百姓使用高科技信息設備。
巴基斯坦憲法規定,總統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實行募兵制,陸軍服役期限為7年,海、空軍為7∼8年。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和地方軍組成。總兵力為56.9萬人。
2013/2014年度國防預算總額約為63.2億美元,同比增長15%。
【教 育】實行中小學免費教育。政府大力提高識字率,改善大中專學校的教育設施和條件,同時決定增加教育經費。10歲(包括10歲)以上識字率(巴政府數據)為58%﹔2013/2014財年教育經費預算約為50.4億美元,佔國民生產總值約1.9%。全國共有小學15.5萬所,初中2.87萬所,高中1.61萬所,大學51所。著名高等學府有旁遮普大學、卡拉奇大學、伊斯蘭堡真納大學和白沙瓦大學等。全國在校注冊學生人數3822萬,教職員工141萬。
【新聞出版】英文報紙有《新聞報》、《黎明報》、《國民報》等﹔烏爾都文報紙有《戰斗報》、《時代之聲》和《東方報》等。主要報紙發行量在5萬∼30萬份之間。
主要通訊社: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APP,國營),巴基斯坦國際通訊社(PPI,私營)。
廣播電台:巴基斯坦廣播公司,有27個電台,對外用7種語言廣播。
電視台:巴基斯坦電視公司(PTV),主要城市均有電視台。人口覆蓋率達87.8%。
【外交】奉行獨立和不結盟外交政策,注重發展同伊斯蘭國家和中國的關系。致力於維護南亞地區和平與穩定,在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同時,發展同西方國家的關系。支持中東和平進程。主張銷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呼吁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重視經濟外交。要求發達國家採取切實措施,縮小南北差距。
【同中國的關系】1950年1月5日,巴基斯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951年5月21日兩國正式建交。建交以來,中巴兩國建立了全天候友誼,開展了全方位合作。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巴,兩國宣布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06年,胡錦濤主席和穆沙拉夫總統實現互訪。2007年4月,阿齊茲總理訪華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2008年4月,穆沙拉夫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10月,扎爾達裡總統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中巴聯合聲明》。
2010年7月,扎爾達裡總統來華工作訪問並參觀上海世博會。11月,扎爾達裡總統來華出席廣州亞運會開幕式。12月,溫家寶總理對巴基斯坦進行正式訪問。
2011年是中巴建交60周年,也是“中巴友好年”。5月,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正式訪華。8月底,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出席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
2012年3月,吉拉尼總理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6月,扎爾達裡總統訪華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9月,阿什拉夫總理來華出席天津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年會。
2013年5月,李克強總理對巴基斯坦進行正式訪問,雙方發表了《中巴關於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的聯合聲明》。7月,謝裡夫總理正式訪華,雙方發表了《關於新時期深化中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共同展望》。
2014年2月,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來華進行國事訪問,雙方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關於深化中巴戰略與經濟合作的聯合聲明》。
2015年是雙方商定的“中巴友好交流年”。2015年1月,巴基斯坦議長薩迪克訪華。
據統計,2013年,中巴雙邊貿易額為142.2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其中,中方出口額110.2億美元,同比上升22.4%﹔進口額32億美元,同比上升1.9%。
巴是中國開展對外承包工程業務的重點海外市場。截至2014年底,中國在巴方直接投資金額約32.4億美元。巴來華實際投資1.1億美元。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館址:Diplomatic Enclave,Ramna 4,Islamabad。電話:(0092-51)8355059,8355055(辦公室)﹔2253315(經商處)﹔8355016(領事部)。傳真:2872660。E-mail:chinaemb_pk@mfa.gov.cn。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哈立德(Masood Khalid)。館址:北京市朝陽區東直門外大街1號。電話:010-65322504(值班),65322695(政務處),65322581(商務處)。
【同美國的關系】冷戰期間,巴美關系密切。此后,巴基斯坦因核試驗和政變招致美國制裁。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參加國際反恐戰爭,助美打恐,並採取措施打擊國內極端主義勢力。
美國奧巴馬政府上台后,出台對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戰略,加大對巴基斯坦軍事和經濟投入。2009年10月,美出台5年內向巴基斯坦提供75億美元援助的“克裡-盧格法案”。兩國建立了戰略對話機制。
同時,兩國間信任赤字嚴重。巴基斯坦對美無人機頻頻進入巴北瓦濟裡斯坦部落區打恐十分不滿。2011年,受本·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內被擊斃、美北約越境空襲巴基斯坦邊境哨所事件等影響,巴基斯坦關閉境內北約后勤補給線,一度中斷同美高層互訪。美暫停部分對巴基斯坦軍事援助。兩國關系降至低點。
2012年以來,兩國高層逐漸恢復接觸。4月,巴基斯坦議會通過關於調整對美關系和整體外交政策的指導原則,要求美尊重巴基斯坦主權,就越境空襲事件無條件道歉,停止無人機越境打擊等。7月,美方就越境空襲事件正式道歉,巴基斯坦隨后重開北約后勤補給線。兩國關系逐步得到改善。2013年6月謝裡夫總理執政后,主張改善與美關系,同時反對美對巴進行無人機襲擊。7月底,美國國務卿克裡訪巴,雙方同意重啟巴美戰略對話。10月,謝裡夫總理訪美,會見美總統奧巴馬,雙方同意建立持久合作伙伴關系,美方宣布恢復向巴提供16億美元經濟和軍事援助。11月,美無人機在巴境內擊斃巴塔利班頭號人物馬赫蘇德,導致巴政府同巴塔和談進程停滯。巴方對此表示強烈反對,兩國關系受到沖擊。隨后,巴美政府仍堅持改善雙邊關系政策,並於2014年3月重啟巴美戰略對話。
【同印度的關系】巴印於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發戰爭。1971年巴印斷交,1976年復交。2004年以來,巴印啟動全面對話進程,雙邊關系持續緩和。2008年7月,兩國啟動第五輪全面對話,並首次開通跨克什米爾控制線貿易。11月,印度孟買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印指責巴境內組織有染,巴印關系驟然緊張。在國際社會斡旋下,兩國間緊張形勢有所緩和。
2013年初,印、巴雙方在克區控制線附近多次發生越境交火事件,印、巴各有多名軍人死傷,對雙邊關系改善造成一定干擾。2013年6月,謝裡夫當選總理后,表示致力於改善巴印關系。2014年5月,謝裡夫總理應邀參加印度總理莫迪就職儀式,這是1947年印巴分治后巴總理首次赴印參加印總理就職儀式。8月,由於巴駐印高專會見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泛黨自由大會”領導人,印方宣布取消兩國外秘級對話。10月以來,巴印在控制線附近連續發生交火,造成雙方至少17人死亡。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挑起事端。2015年3月,印度外秘蘇杰生訪問巴基斯坦。
【同阿富汗的關系】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在地理、歷史、文化、宗教、種族等方面關系密切。9.11事件后,巴基斯坦參與國際反恐戰爭,打擊塔利班和“基地”組織,努力發展與卡爾扎伊政府的關系,積極參與阿富汗重建。
2009年11月,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出席卡爾扎伊總統第二任期就職典禮。2010年3月,卡爾扎伊總統訪巴,兩國簽署《關於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全面合作未來步驟的聯合宣言》。9月,卡爾扎伊總統再次訪巴。12月,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訪阿。2011年4月,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訪阿。6月,卡爾扎伊總統訪巴,雙方舉行聯合和平委員會會議。7月,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裡訪阿。受阿富汗高級和平委員會主席拉巴尼2011年9月遇刺的影響,巴阿關系受挫。2012年2月,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赴伊斯蘭堡出席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峰會期間,與巴基斯坦總理吉拉尼會晤。
2013年4月,巴阿兩軍在“杜蘭線”(英國殖民者劃定的阿巴邊界,阿方一直不予承認)附近發生交火。7月,巴總理國家安全和外交事務顧問阿齊茲訪阿。8月,阿總統卡爾扎伊訪巴,同謝裡夫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就阿巴關系、阿和解進程、地區局勢等交換意見。11月,謝裡夫總理訪阿。
2014年9月,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出席阿富汗總統加尼就職典禮。11月,加尼總統訪巴。加尼多次表示願在任內推動巴阿關系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