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盤點中紀委近期放出的10個警句

2015年04月09日08:2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盤點中紀委近期放出的10個警句

  【編者按】2015全國兩會結束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連日來就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斗爭、國際追贓追逃、紀檢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的熱點話題發表多篇文章,引起輿論廣泛關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此策劃,幫您盤點中紀委近期放出的10個警句。

  1、有權不可任性,亦不可懈怠!

  正風反腐為的是淨化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有助於理順政商關系,擠掉經濟中的泡沫,為發展提供良好環境,豈能成為尸位素餐、為官不為的借口?有權不可任性,亦不可懈怠!在加強思想教育和正向激勵的同時,對弄權謀私、胡亂作為的官員,就要執紀必嚴、抓早抓小、動輒則咎﹔對消極應付、無所作為的,也要完善監督考核問責甚至淘汰制度,杜絕“太平官”。

  2、寧可聽得不舒服,也莫入監再去哭

  進了監獄痛哭流涕,是當下許多身陷囹圄的貪官們的懺悔常態。人們也許並不懷疑他們痛心疾首的懺悔誠意,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覆水難收卻是無可挽回的悲情現實。“寧可聽得不舒服,也莫入監再去哭”的善意提醒,體現黨和政府對國家公職人員的嚴管與厚愛。這不僅是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言相告,也應當適用於整個干部隊伍的自身建設。

  3、紀委不是黨內的公檢法 紀檢工作也不是抓小偷

  紀委不是黨內的公檢法,紀檢工作也不是抓小偷,我們的職責是依“紀”進行監督執紀問責。現在,有的領導干部根本不把違紀當回事,也不知紀律為何物。紀委不能不知不覺退到法律的底線上,比如把有的干部檔案造假當成是“小錯誤”,認識不到這就是欺瞞組織。

  4、誰都別想著“撈了就跑、跑了就了”

  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取得的成績只是階段性的,仍有一些腐敗分子躲在“避風港”逍遙法外。如果在成績面前裹足不前、草草收兵,就可能前功盡棄、功虧一簣。一張更加立體的“天網”正在撒下,誰都別想著“撈了就跑、跑了就了”。

  5、紀律立在前"既是雷霆手段,也是菩薩心腸"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對黨員干部身上出現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嚴明紀律、嚴肅處理,用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話來說,“既是雷霆手段,也是菩薩心腸”。我們的目的,決不是要處理誰,“跟什麼人過不去”。

  6、“進圈”易“退圈”難 等到“廉關”失守后悔都來不及

  人是環境的產物,領導干部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交朋友很正常,但交友必須慎重,“朋友圈”必須干淨。對於今天手握權力的領導干部而言,更應該謹慎擇友,正確選擇“朋友圈”。假若交錯一個朋友,誤入了以利相交的“小圈子”,隻恐怕“進圈”易“退圈”難,等到“廉關”失守、腳踩“紅線”,后悔都來不及。

  7、比官場塌方更可怕的是官德塌方

  比官場塌方更可怕的是官德塌方。一個地方的官場塌方后,通過組織手段,可以很快重建。而官德塌方,實質是官員集體在靈魂上產生了病變,精神上出現“軟骨病”,價值觀上發生扭曲,一年兩年很難重建起來。如果在一個地方,人人都喜歡拉“山頭”、搞“小圈子”,都熱衷於官商勾結、買官賣官,都習慣於吃吃喝喝、拍拍送送,官德遲早會走向塌方,隨之而來的必定是官場塌方、官場“地震”。

  8、一旦在小節上越界 就如同吸食鴉片容易滋生蔓延

  可以說,一旦在小節上越界,就如同吸食鴉片,容易滋生蔓延,不可掉以輕心。與其在丟失大節后懺悔,不如在管住小節上無悔。因此,黨員干部要做“明白人”,不做“糊涂人”,知道什麼時候節制,清楚什麼場合克制。做“老實人”,不做“雙面人”,人前好榜樣,人后不變樣。唯有這樣,才能保持氣節,守住大節。

  9、大道至簡卻有人根本不把紀律當回事

  大道至簡,卻有人根本不把紀律當回事,甚至對漠視規矩、踐踏紀律的行為習以為常,糊涂地認為隻要不貪不腐,就都不是事兒。這種現象的存在,固然與一些黨員干部紀律意識淡薄、任性慣了有關,也與有的執紀機關隻重視查辦大案要案脫不了干系。

  10、在現階段對這些案件要露頭就打、違紀就查

  3月27日,國資委通報了4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案件。可見,目前仍有少數黨員領導干部無視八項規定,依然我行我素、頂風違紀。在現階段,對這些案件要露頭就打、違紀就查,形成“不敢”的氛圍。這也說明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持久戰,要橫下一條心,保持常抓的韌勁和長抓的耐心,抓出習慣、抓出長效。

(責編:申亞欣、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