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主要為公益性項目建設籌資,額度為1000億元

地方政府首次發行專項債券(政策解讀)

本報記者 李麗輝

2015年04月08日05: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核心閱讀

  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為6000億元,其中1000億元為專項債券,這是地方政府首次發行專項債券

  專項債券由各地按照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主要是為公益性項目建設籌集資金

  4月7日,財政部發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以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規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具有什麼樣的屬性,它的發行方式、用途和償債來源是怎樣的?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用於公益性項目建設,由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償還

  “簡單地說,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地方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政府債券。”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介紹,根據預算報告,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額度為6000億元,其中5000億元為一般債券,1000億元為專項債券。這將是地方政府首次發行專項債券。在專項債券發行之前,財政部出台管理辦法指導和規范地方政府發行行為,很有必要也很及時。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新的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發債隻有一種形式,即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又分為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一般債券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用於彌補赤字﹔而專項債券則納入政府性基金預算,主要是為公益性項目建設籌集資金。

  辦法對專項債券作了兩個限定:一是發債主體必須是省級政府或經省級政府批准的計劃單列市,二是償債的資金來源是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

  “發債主體層級高信譽好,還債又有固定的資金來源,應該說專項債券的安全性還是比較高的。”白景明解釋說,專項債券有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而且公益性項目建成后,也會帶來一定的收益,償債的資金是有保証的。同時,按照不同的用途和屬性,對地方政府債券分別納入相應的預算,進行分類管理,是按照新預算法規定依法理財的具體體現。

  按照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債券期限分為6檔

  辦法規定,專項債券由各地按照市場化原則自發自還,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發行和償還主體為地方政府。

  專項債券採用記賬式固定利率附息形式。單隻專項債券應當以單項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為償債來源。單隻專項債券可以對應單一項目發行,也可以對應多個項目集合發行。

  專項債券發行利率採用承銷、招標等方式確定。債券期限為1年、2年、3年、5年、7年和10年,由各地綜合考慮項目建設、運營、回收周期和債券市場狀況等合理確定,但7年和10年期債券的合計發行規模不得超過專項債券全年發行規模的50%。

  專項債券發行結束后,符合條件的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証券交易所債券市場等上市交易。

  企業和個人取得的專項債券利息收入,按照有關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各地應積極擴大專項債券投資者范圍,鼓勵社會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在符合法律法規等相關規定的前提下投資專項債券。

  “總體來看,專項債券發行與一般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方式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市場化原則進行操作,並特別強調由地方政府自發自還,責任主體更加明確清晰。”白景明認為,把債券期限分為1年至10年6個檔,主要是基於兩個考慮,一是債券期要與公益性項目的建設周期相匹配﹔二是適當分散償債時間,以免債務集中到期償還壓力過大。

  發債全過程須公開透明,投資者獨立判斷、風險自擔

  辦法要求,各地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專項債券信用評級,擇優選擇信用評級機構,與信用評級機構簽署信用評級協議,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信用評級機構按照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開展信用評級工作,遵守信用評級規定與業務規范,及時發布信用評級報告。

  各地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披露專項債券基本信息,財政經濟運行及相關債務情況,募投項目及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情況,風險揭示以及對投資者做出購買決策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信息。信息披露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發債資金用在什麼地方,償債資金從哪兒來,所有信息都要公開透明。特別是開展專項債券信用評級,為社會提供了更為綜合、直觀的評價,便於投資者比較選擇。”白景明表示,隻有向公眾交實底,投資者才能透過披露的相關信息,獨立分析和判斷專項債券的投資價值和風險,自行決定買不買、買多少。

(責編:袁勃)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