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中美廢奴比較:不同的時代,一樣的偉績

——寫在第七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張 雲

2015年03月28日06: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美廢奴比較:不同的時代,一樣的偉績——寫在第七個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1959年西藏地方上層為維護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永遠不變而發動武裝叛亂。3月28日,國務院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委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職權。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區籌委會領導西藏各族百姓,迅速平息叛亂,實行民主改革,推翻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廢除了封建等級制度和人身依附關系,百萬農奴和奴隸獲得解放。半個世紀后的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決議,決定每年3月28日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這是個永遠值得銘記和慶祝的日子,在這一天百萬翻身農奴和各界群眾歡慶新生,銘記歷史,暢想美好未來。

  1959年的民主改革不僅是西藏地方一次劃時代的社會變革,極大地推進了生產力的解放和社會的公平正義。而且與國際社會數百年來的廢除奴隸制、農奴制的偉大運動一樣,翻開了人類文明進步、人權事業發展的嶄新一頁。西藏地方由此實現了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專制走向民主的根本轉變。

  中國西藏地方廢除封建農奴制與美國的廢奴運動相比,有多方面的差異:一個出現在19世紀中葉,一個發生在20世紀中葉,時間上有近一個世紀的差異﹔一個是全國性的廢奴運動並引發全面內戰,一個是在國家局部地區廢除封建農奴制而平息叛亂,規模上有大小的不同﹔一個是由新興的資產階級領導的,一個則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主導者有別而目標不盡相同。但是,標志著人類文明進步的中美廢奴運動也有不少相同和相似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發生在中國西藏地方的廢奴和美國的廢奴均以暴力方式加以解決,說明蓄奴與廢奴是一場激烈的階級斗爭和難以調和的根本性利益沖突。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隨著國際市場棉花需求量的猛增,南部種植園奴隸制大肆擴張,不斷加大奴隸貿易並在新拓展的地區實行奴隸制度,正好與北部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嚴重沖突,矛盾無法調和而走向全面戰爭。20世紀中葉的中國,雖然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之間通過協商簽訂了《十七條協議》,允諾“對於西藏的現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變更。達賴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中央亦不予變更。各級官員照常供職。”但是,他們希望這一切永遠不變,為了反對即將進行的民主改革,他們不惜訴諸武力、發動叛亂。

  第二,無論是在中國西藏地方,還是在美國,違背歷史潮流的農奴制、奴隸制都危害著國家的統一與團結。美國獨立后,南方諸州種植園主實行奴隸制,而北方資產階級、勞動群眾要求廢除黑人奴隸制。當1860年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總統時,南方奴隸主便發動叛亂,蓄奴的南方各州紛紛獨立。內戰初期,林肯總統隻把恢復南北統一作為目標,擔心因觸動奴隸制度而將一些蓄奴州推向南方一邊,導致北方在軍事上連遭失敗。事實証明,隻有廢除奴隸制,讓黑奴獲得自由,才能贏得戰爭,維護國家的團結統一。在中國西藏地方,由於近代以來外國勢力插手制造“西藏獨立”,一些上層封建農奴主勢力接受蠱惑利誘,一直策動分裂陰謀。1959年發生的武裝叛亂,其目的不僅要維持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永遠不變,也試圖分裂國家。因此,平息叛亂既在於實行民主改革,也在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團結。

  第三,走向腐朽沒落的奴隸制、農奴制都嚴重阻礙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美國通過南北戰爭消滅了奴隸制,為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宅地法》的實施,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加速了西部的開發,為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大國奠定了基礎。民主改革不僅實現了西藏社會制度的巨大跨越,建立了自治區人民政府,實行人民當家作主,還讓獲得土地和牲畜的昔日農奴迸發出巨大的創造活力,深刻影響到藏族及各民族的發展命運。

  第四,殘酷和非人性的奴隸制、農奴制都嚴重侵害著人民的基本人權。美國黑奴的悲慘生活,在1852年出版的斯托夫人所著《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書中有較為詳盡的描述和揭露。被解放后的黑人盡管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視和剝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權和選舉權,從奴隸的枷鎖下解放出來。同樣,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農奴和奴隸的非人遭遇,也在中外檔案和著述中留下大量記載,例如,英國人彼得·霍普柯克在《闖入世界屋脊的人》中說道:在舊西藏“切斷手足,包括挖眼都是懲罰各種罪犯所採用的方式。……雖然很少執行死刑(佛教禁止殺生),但是把犯人推下山崖或把犯人縫進口袋扔進河裡則是屢見不鮮的。另一種懲罰隻能由達賴喇嘛來執行,那就是宣布一個人的靈魂不能再生。”而在民主改革以后,翻身的百萬農奴成為國家和地方的主人,擁有土地和財產,享受充分自由和平等權利,享受前所未有的地位和尊嚴。

  第五,中國和美國廢除農奴制、奴隸制都順應了人類歷史發展潮流,改變了社會的發展軌跡,帶來了文明和進步。奴隸制和農奴制是人類歷史上一種最為殘酷和滅絕人性的社會制度,而作為這一制度受益者的奴隸主和農奴主,期望把自己的享受建立在對奴隸和農奴的極端壓榨和掠奪之上,為了維護這一制度他們不惜鋌而走險、訴諸武力,美國南方的庄園奴隸主是這樣,中國西藏地方的封建農奴主也是這樣。但是,他們都不能阻擋歷史發展的滾滾潮流,都以最終的覆滅而告終。

  2015年2月2日是美國廢除奴隸制150周年紀念日,借此紀念林肯總統簽署憲法廢除奴隸制。2015年3月28日,西藏也將迎來第七個“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用以紀念56年前那個難忘的時刻。半個世紀以來西藏現代化發展的輝煌成就,已經摧毀了政教合一封建農奴制度賴以存在的基礎,但是歷史不能忘記。

  對比中美廢奴運動,人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1959年的3月28日對於中國西藏地方的百萬農奴來說,就像1865年2月2日對美國黑人一樣,同樣是一座高聳的豐碑,上面鐫刻著人類文明進步和人權發展史上一項不朽的業績。

(責編:崔東)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