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3月27日電(記者王守寶、劉子明)西藏自治區檔案館近期解密部分珍貴藏文歷史檔案,涉及農奴制的契約文件,見証了始於10世紀並持續到20世紀上半葉的西藏農奴制下農奴的悲慘生活及農奴主的慘無人道,再一次以史實証明了西藏封建農牧制是人類歷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
農奴可以像牛羊一樣買賣和交換
在舊西藏,佔總人口5%的封建政府官僚、貴族、庄園領主和寺廟上層僧侶佔有絕大部分土地、牛羊和房屋。90%以上的人口為農奴,沒有人身自由,被稱為“會說話的牲畜”,可以像牛羊一樣買賣。
解密檔案《關於哲蚌寺屬森貢庄園與魯堆庄園之間相互交換差民的契約》中就有記述:經哲蚌寺寺屬兩庄園森貢與魯堆共同協商決定,同意將居住在魯堆庄園內,屬於哲蚌寺基索的女差民多吉旺姆、卓瑪拉宗、普赤、拉宗與居住在哲蚌寺屬森貢庄園內的男差民白措、洛桑、多吉進行交換。藏歷木牛年(公元1925年)。
檔案《關於吉康巴次旦無力償還債務本息將其所屬奴隸母女四人抵債一事所立契約》記述:小的從然巴大人之處所借軍餉基金,現無力償還債務本息,故決定以我家奴隸曲增卓瑪母女四人來抵債。自今日起,按此契約,該母女4人其人身完全權屬於然巴府。以后若有違約,甘願受罰。立契約者次旦,証人瓊頂。於藏歷木虎年(公元1914年)恭呈。
父母曾經都是農奴且了解西藏農奴歷史的江孜縣普布次仁講述,農奴就是農奴主的財產,不僅忍飢挨餓,為了防止他們逃跑,部分農奴在為主人勞動時還要戴上沉重的鐵制腳鐐,過著囚犯一般的生活。
剁腳、挖眼等刑罰慘絕人寰
解密文件部分記述:你處曲孜寺僧人洛桑桑丹去年在塔崗一地,帶領波窩人犯上作亂一事,已由波窩事件查辦官員丹林札薩克報來案件詳情。為此,先期已發去了蓋有布達拉宮內府印章之指令,內有“此等歹徒不可任意輕饒,可准予對其執跺腳等懲罰”等語。現該指令已送達你處,應按照指令,辦妥一切。切記!
解密檔案《噶廈關於對竊賊絨巴旺堆實施割去肢體的處罰事給喜孜宗的令文》中說:近期又出現關帝廟被盜,傳聞是由絨巴旺堆所為。果真如此,確實不應該讓他放任自流。故責令你們認真調查絨巴旺堆和次仁斯塔的偷盜罪行,並對二犯人施割去肢體的處罰。切記!藏歷水鼠年(公元1912年)。
關於農奴主對待農奴的慘無人道,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江孜縣帕拉庄園內至今保存用於懲罰農奴的鞭子、腳鐐等刑具就是例証,普布次仁告訴記者,農奴一旦犯錯,輕則被鞭笞,被鑲有玻璃碎片的牛皮掌嘴,整個臉會被抽得血肉模糊,甚至被挖去雙眼、砍去雙腳。當農奴一旦喪失勞動能力就會被主人一腳踢開,任其餓死、病死、凍死。
在拉薩布達拉宮腳下的雪城監獄作為舊西藏臭名昭著的監獄之一,也留存下了名目繁多的刑具20多種,包括剁手腳的刀子、挖眼用的鐵勺等,甚至還有關押農奴的蠍子洞,讓人毛骨悚然,很多農奴慘死於此。
苛捐雜稅繁重,農奴生活悲慘
據統計,舊西藏三大領主(貴族、寺廟、舊地方政府)放貸的利息都為借五還六、借六還七、借十還十一的利率。農奴納稅從十八歲開始,一直要到六十歲為止。
解密文件中有一份是原西藏仁布地區被逼得幾乎家破人亡的農奴為減輕沉重的稅收向貴族寫的訴狀,部分內容為:
貴族聶門年年增加名目繁多差稅。一是規定人頭稅需要繳納現金﹔二是經常隨意讓我等額外出人支差,遠近聽候差遣﹔三是以支兵差為名,要我等繳納現金代替兵差。在以往26年間,我等雖然沒有巴掌大的田地可耕種,但猶如一馬上兩鞍,承受著沉重的烏拉差役,恰似生活在人間地獄。
帕拉庄園的農奴院也見証了農奴生活的悲慘,150平方米的院落,住著60名農奴,其中一些不足5平方米的低矮房屋裡,要容納一家4口,屋內隻有土坯壘成的床鋪。普布次仁說,由於屋子太小,晴天時,一些農奴隻能在屋外露天睡覺,遇到雨雪天,農奴一家隻能互相偎依在一張小小的土床上,蹲著睡。
記者來到農奴院農奴米瑪頓珠曾經住過的地方,據了解,米瑪頓珠13歲時作為農奴擔任帕拉庄園的裁縫,父親是庄園的勤雜工,母親是庄園的織藏被工,每三天要織完一套藏被,織不完晚上繼續干。米瑪頓珠和妻子以及父母住在6平方米大小的房子內。房內隻有一個燒水的破鍋,就是當年一家的家當。
但在帕拉庄園內,記者看到了庄園主的奢華,1869年的進口法國紅酒、威士忌、印度餅干等名貴食品、多款勞力士手表、華麗水獺皮草等國外貨,賞玩珍品琳琅滿目。同時,庄園內還配有100多名家奴負責照料主人日常生活。
記者了解,帕拉家族在舊西藏共有37個庄園、12個牧場、3萬多畝土地、14900多頭牲口、3000多名農奴,享受著天堂一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