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業在庭上受審 常洪波/攝
“廉潔是1,事業、功名、地位、財富、尊嚴都是0。廉潔出了問題,一切都等於0。”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在悔過書中寫道。這一用血的教訓得出的“政治生命公式”,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深思(據3月19日《解放軍報》)。
1957年出生的季建業系江蘇張家港人,曾先后擔任蘇州昆山市長、市委書記,揚州市長、市委書記,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等職務。2013年10月17日,中紀委發布消息,季建業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季建業在接受組織調查期間,積極配合,並寫出長篇悔過書,成為了反腐敗的“典型教材”。
法庭上表情落寞
1月16日,由山東省煙台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季建業受賄案在煙台市中級法院第一審判庭開庭審理。法庭上,季建業身著青色夾克,表情落寞,沒有加戴戒具。
煙台市檢察院副檢察長傅延威宣讀起訴書。起訴書指控:199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季建業利用其擔任吳縣縣委副書記、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工委書記、昆山市市長、揚州市市長、揚州市委書記、南京市市長等職務上的便利,或其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他人在工程承攬、項目開發、工作調動等方面提供幫助,本人或通過其特定關系人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個人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132萬余元,構成受賄罪,共有7筆犯罪事實。
法庭調查重點圍繞控辯雙方在庭前會議中有異議的4筆犯罪事實展開。
下午13時09分,法庭辯論開始。公訴人圍繞該案事實証據、季建業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等發表了公訴意見。公訴人還總結了該案的特點和啟示,揭示了季建業從身居高位的領導干部蛻變為收受賄賂的被告人的歷程。
最后陳述階段,季建業表示認罪悔罪,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深挖犯罪思想根源,認為自己是“突破了原則底線,迷失了權力界線,放鬆了思想防線”而導致走到今天的下場。說到痛處,季建業泣不成聲,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法庭將擇日宣判。
神秘“朋友圈”低調而隱蔽
從一名地委黨校中青年干部班學員,到官至副省級的高級干部,季建業落馬前的仕途可謂一帆風順。一個身居高位、身負重任的高級干部,是如何蛻變為收受賄賂的被告人呢?
記者從有關消息渠道獲悉,季建業受賄犯罪,與他深耕多年的“朋友圈”有很大關系,其主要犯罪事實就是發生在與其有20多年交往的這個“朋友圈”中。這是一個低調而又隱蔽的小圈子,此前季建業任職過的很多地方,隻有極少人知道季建業的這個神秘“朋友圈”。
在這個隻有六七個人“朋友圈”中,有的是季建業的部下,有的是季建業的朋友,絕大多數是1990年季建業任吳縣縣委副書記時交下的。徐東明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他曾是季建業的部下,也是季建業案中行賄數額最多的人。
據了解,自1992年起,季建業就接受徐東明的請托,利用職務之便幫助其調動工作。自認識開始至案發,在20多年的交往中,季建業先后為徐東明及其單位提供了大大小小多方面的幫助,包括為徐東明調任蘇州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某公司項目部經理、承攬昆山賓館設備供應項目、開發“龍都廣場”房地產項目、競拍江都市寧通高速公路附近土地提供幫助等。
徐東明人聰明,嘴巴嚴,為人低調,深得季建業的信任。多年來,兩人的關系越來越親密。以至於季建業家裡大小事都會托付給徐東明去辦,徐東明幾乎成了季建業家的隱形“大管家”。
檢察機關指控,2000年4月至2009年底,季建業本人或通過其妻高某某、其女季某、其弟季某某先后四次在其蘇州的家中,收受徐東明給予的人民幣770萬元,以及空調、裝修材料等物品,共計折合人民幣789.6萬余元。起訴書中指控,季建業的受賄金額為1132萬余元,其中放在徐東明處代為保管打理的就達910萬元。
一次給先人掃墓過程中,季建業和妻子覺得兩邊家族的墓地過於分散,便萌生了集中買塊墓地的想法。“朋友圈”聚會時,季建業的一個老部下得知了此事。這位老部下此時已擔任一個開發區的書記,轄區內正好有一片公墓。老部下把季建業請來,讓他挑選。果然季建業看中了這裡的墓地。很快,一塊153平方米的墓地賣給了季建業。季建業的妻子來交錢時,付了2萬元錢。事后辦案機關經物價局核定發現,按照當時的市場價格,這塊墓地的價值為52萬余元。
權力邊界淡漠的“掌權者”
季建業的履歷中,有在多地擔任“一把手”的經歷。作為一市的地方大員,自然應該懂得自己作為“掌權者”的權力邊界。然而,季建業在這方面卻很淡漠。
2003年,揚州迎賓館1號樓面臨裝修改造。盡管招標法有明確規定,揚州市裡有關方面也明確批復工程要走招投標程序。然而,此時身為揚州市長的季建業卻直接將工程發包給金螳螂建筑裝飾有限公司。這家公司不僅未經投標就拿下了這個項目,之后還陸續獲得了迎賓館其他樓的裝修改造工程,攫取了巨額利潤。這一切,正是因為金螳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朱興良通過中間人找到了季建業。多次打交道后,季建業感到此人可交,此人很快也成為季建業“朋友圈”中人,在承攬工程、催要工程款等方面季建業自然為其提供幫助。
在季建業的“朋友圈”中,還有一人曾是季建業的部下,他就是江蘇吳中集團董事長朱天曉。此人年齡比季建業年長,“朋友圈”的聚會大多由他召集。起訴書指控,2000年10月至2010年6月,季建業本人或其家人先后9次收受朱天曉給予錢財共計折合241萬余元。朱天曉有家汽車4S店,季建業明知其無証用地違法,仍利用南京市市長的職務便利,給江寧區區長打電話,要求其抓緊辦理,江寧區區長迫於壓力,不得已召集相關部門開會協調,從而使4S店在沒有土地手續的情況下,得以繼續施工並建成使用。作為公權力的行使者,權力的邊界就這樣被無情地漠視了,不僅破壞了地方正常的法治環境和工作秩序,也嚴重損害了一地黨員干部的形象。
賺錢大家一起“香香”
“香香”,蘇州方言,大家一起分享、沾光的意思。有一次,季建業夫婦和徐東明等“朋友圈”的人在一家茶館喝茶時,有人提議,大家這幾年都賺了不少錢,應該拿出一部分給季建業夫婦“香香”了。提議得到大家的贊同。
為了給季建業“香香”,徐東明一次性將自己股票收益的20%拿出來送給季建業夫婦。這20%的股票收益也就是季建業受賄案中數額最大的一筆——770萬元。收受徐東明的770萬元時,季建業夫婦商量后決定不將錢拿回家。2009年,當徐東明問他們如何處置那770萬元錢時,季建業的妻子表示,錢先放在徐東明那裡,等用時再拿﹔當徐東明詢問可否用這些錢投資時,季建業的妻子欣然同意。表面上,這些賄款與季建業夫婦沒有關系,但這些錢完全掌握在其夫婦手中。檢察機關指控徐東明共為季建業打理賄款910萬元,通過運作4年間將這些賄款增值至1050萬元。徐東明每年都要向季建業的妻子匯報收益情況。
一家房地產公司為感謝季建業在公司開發的項目建設規劃審批等方面提供幫助,以低於市場價54萬余元的價格,將一套別墅賣給了季建業。公司的負責人知道是季建業親自修改了房屋結構平面圖,便給予了優惠價格,並告訴季建業,季建業對此表示感謝。
“‘三線’失守毀了我”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案件移交到檢察機關后,季建業寫下了一份長達19頁8000多字的悔過書。
在那份悔過書中,季建業對自己的犯罪事實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正是緣於自己與多年老朋友的交往中“三線”失守:失去底線,不講原則﹔失去界線,不分彼此﹔失去防線,不加防范。
公訴書中對季建業的7項指控,絕大多數涉及工程承攬、項目開發、工作調動等。據了解,季建業也曾將一些請托人給予的財物退回,然而像徐東明這樣多年交往的“老朋友”,季建業從接受2萬元的空調開始,慢慢放鬆了警惕,甚至變得麻木,以至於覺得理所當然。正是這種“鐵哥們”間無底線的交往,使得季建業不知不覺中滑入到收受巨額賄賂的深淵。(盧金增 趙洪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