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海市紀委發布消息稱,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戴海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據統計,去年以來已有20多名“秘書長”落馬,並且絕大部分為“副秘書長”。副秘書長是有級別的大秘,卻不如秘書和領導關系近,但因為接近權利中心,很容易夾帶“私貨”。
一位副秘書長有些惶恐地透露:“分管領導、秘書長不可能監督到我。我聯系了很多部門,但與他們的接觸不是很密切,他們也不可能監督到我。分管的科室更不可能監督我,他們完全不了解我的行蹤,送材料過來都要提前打電話確認我是否在。”
Q1:副秘書長主要做什麼?
A1:協調工作。
秘書長、副秘書長主要職責是協助領導工作,在黨和政府裡分別配備各自的秘書長。
以省會城市為例,市委秘書長,是在市委書記的領導下,負責市委辦公廳等協調工作。市委秘書長一般由市委常委兼任,屬市委領導序列。同時一般還兼任市直機關工委書記和市委辦公廳主任。市政府秘書長,則是在市長領導下,負責市政府辦公廳等協調工作。
而副秘書長原則上應該跟副市長“一一對應”,但各地副秘書長名額配備超標的情況比較嚴重。2009年中組部下達副秘書長“瘦身令”,規定:縣級政府不設秘書長、副秘書長,省市政府副秘書長的職數不得超過領導班子副職職數。
但治理不久,個別地方政府就出現反彈,比如鐵嶺市政府一度配備了20個副秘書長。
Q2:副秘書長和秘書啥區別?
A2:一個是有級別的大秘、一個是小秘。
以市政府副秘書長為例,通俗講副秘書長就是副市長的“大秘”“第一秘書”,不過他們有一定的行政級別,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希賢如此介紹。
因此,開會時“大秘”們都有座牌,“小秘”們通常和會務工作人員坐在一起,他們往往給領導拎著包,做一些幫領導遞材料、傳遞信息等服務。如果有事要向副市長請示,副市長們留的往往是“小秘”的電話。
Q3:副秘書長、秘書誰和領導關系近?
A3:秘書“勝出”。
與領導秘書相比,“我們只是‘副秘書’。”某政府副秘書長調侃,因為“協調主要領導我們還是要通過領導秘書才行”。
秘書的行政級別雖然沒有副秘書長高,但他們服務領導的職能更純粹,與領導互動更密切,享有的派生權力也就更大。
程維高時期,河北省委秘書長曾因與秘書李真發生沖突而被免,更別提副秘書長了。
Q4:誰能當上副秘書長?
A4:不是想當就能當。
副秘書長的來源渠道主要有兩個:一是下級黨政機關以及各部門副職,一是從辦公廳(室)副主任直接升任副秘書長。觀察人士稱,“后者能佔一半”。
少數黨政副秘書長甚至擔任過市長、縣長或者部門正職。
Q5:副秘書長轉正容易嗎?
A5:難。
副秘書長崗位的設置是政府干部使用的一種靈活手段,比如某個副局長干得不錯,要提拔,但是局裡沒位置,那麼市政府就設一些副秘書長的崗位,讓這些官員過渡一下。也有一些“到年齡”的官員,為了“騰地方”來到副秘書長崗位。
但是他們很難直接提至秘書長。秘書長有其特殊性,從副秘書長中直接提拔成秘書長的並不多見。
Q6:副秘書長有多神秘?
A6:簽“擬同意”的領導。
四川省眉山市委副秘書長彭國超調侃,“書記、市長叫主要領導,常委、副市長叫相關領導。我們,叫有關領導。”
一名副秘書長對自己身份的概括是,簽文件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都不會簽同意,隻簽擬同意”。
“副秘書長強,領導就省心;副秘書長弱,領導就操心。”一位地級市陳姓副秘書長認為,最稱職的副秘書長是,“領導見你簽了‘擬同’,就能放心簽‘同意’”。
但這一崗位的權力“可進可退”, 一位地市級副秘書長指出,“如果你是部門一把手,副秘書長找你‘協調’點事,你哪知道是領導的意思還是副秘書長的‘私貨’?”
新京報新媒體編輯 戴熙婷
資料來源:新華社、南方都市報、廉政瞭望、都市快報、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