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時政>>正文

北大教授曾送書給仇和提醒其避免“致命的自負”

2015年03月16日08:33  來源:北京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北大教授曾送書給仇和提醒其避免“致命的自負”

  昨天中午,中央紀委網站發布消息,雲南省委副書記仇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仇和系十八大后落馬的第10名中央候補委員。而就在剛剛結束的今年“兩會”上,作為雲南代表團代表的仇和還多次出現於公眾視野之中。

  “落馬”當日仍上《雲南日報》頭版

  昨日,《雲南日報》的頭版上有這樣的一篇報道,題為《凝聚推動雲南改革發展強大動力》,文章介紹了此前雲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的情況。該文副標題醒目地列出:“李紀恆、陳豪、武冬立、仇和等參加審議”。這是落馬前的仇和最后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記者致電雲南代表團新聞聯絡官,試圖求証仇和是否參加了上午舉行的人大閉幕會議。對方表示,並不了解仇和是否參會的相關信息。記者又追問最后一次見到仇和是什麼時候,對方表示有些東西不方便回答,自己也不太清楚。隨后又表示,自己的身份不能確認這些消息。

  今年全國“兩會”仇和少有發言

  除昨日的《雲南日報》之外,在今年全國“兩會”中,還有以下報道中出現了仇和的名字。

  3月13日,雲南代表團分組審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央紀委常委、最高檢副檢察長邱學強等到會聽取意見。3月12日下午,政治局常委、副總理張高麗參加雲南代表團審議關於修改立法法的決定草案和最高法工作報告、最高檢工作報告,聽取雲南代表意見建議。3月10日,雲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立法法修正案草案。3月9日,雲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在這些會議現場,仇和均參與審議。但《雲南日報》的報道中並沒有仇和的隻言片語。

  3月7日的雲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記者提問踴躍,而仇和也全程未發一言。

  3月5日,雲南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在《雲南日報》的報道中,出現了仇和的言論。他說,雲南始終把扶貧開發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扶貧開發提出了“雲南標准”、明晰了“雲南路徑”、積累了“雲南經驗”、打造了“雲南品牌”、取得了“雲南成果”。他還強調,當前,雲南將打好“攻堅戰役”、全力加快區域開發,堅持“靶向療法”、傾力實施精准扶貧,提高“造血能力”、努力夯實產業支撐,善於“無中生有”、借力發揮市場作用,落實“根本大計”、著力突破瓶頸制約,下大氣力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

  這番言論是今年全國“兩會”中仇和的第一次見諸媒體的言論,也是最后一次。

  從江蘇到雲南:仇和在爭議中不斷升遷

  身為江蘇人的仇和在2007年12月以前,仕途一直未離開江蘇。

  現年58歲的仇和參加工作已有33年了,自南京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畢業后,仇和從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科研人員干起,到1986年升任植保所副所長。之后,仇和歷任江蘇省科委計劃處、農村處副處長,農村科技處處長,其間還曾有赴美國短期培訓的機會。1996年7月,仇和出任宿遷市籌建領導小組成員,宿遷建市后,仇和擔任宿遷市副市長一職,並於年底任沭陽縣委書記,獲得了人生中第一次主政地方的機會。

  仇和確實好好利用了這個機會,在執掌沭陽的時間裡,他的鐵腕政策受到很大的爭議。他的大拆大建、經濟改革、大力推行招商引資等政策從那時起已經成型,並在此后延續多年。據曾任分管城建的副縣長陳士明表示,“如果加上單位房的自拆自建,沭陽重新規劃的城區大約2/3。”仇和幾乎再造了沭陽縣城。從政績來看,在這個1997年以前經濟排名江蘇省倒數第一的縣城,仇和確實推行了很多改革措施。

  2001年,繼出任宿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之后,仇和正式升任宿遷市委書記。五年后,仇和出任江蘇省副省長一職,卸任宿遷市委書記。1996年從江蘇省省直機關到宿遷參與組建地級宿遷市,2006年離開,仇和在宿遷工作了近10年。

  2007年底,仇和調任雲南,出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一職。此次,雲南昆明成為了第二個江蘇宿遷,仇和也再次走上輿論前台。

  主政昆明之際,仇和曾經表示,“我會有累不垮的精神,耗不盡的精力,干不厭的激情,折不撓的毅力”。對昆明城中村的大力拆遷,使得歷史仿佛倒流,曾經在沭陽發生的大拆大建又在昆明發生。這一次,伴有更多的質疑。縱然,整治城市面貌是為了更好的招商引資,為了城市的發展,但不斷擴大的拆遷范圍使得一些人文景觀被破壞、被改造,這樣的昆明被人詬病丟了個性,成了千城一面中的一員。

  2011年11月,仇和出任雲南省委副書記。12月,仇和卸任昆明市委書記一職。自2012年2月開始,兼任雲南省委黨校校長。

  仇和系十八大后落馬的第10名中央候補委員。2012年,十八大共選出171名中央候補委員,仇和得票倒數第二。

  伴隨著仇和從政經歷的,是不斷的爭議與探討。有人說他忽視人權,有人質疑權力的邊界,有人表示在官貪民愚的情況下隻有“鐵腕”才能做事。但現在,曾經在沭陽大力肅貪、大力整頓警察隊伍的仇和也落馬了。

  仇和是不折不扣的明星官員,媒體曾經給予極大的關注。在2009年,還曾經有一本專門的書籍來描述仇和的為政之道。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俞敬堯在為《政道:仇和十年》作序時指出,有爭議是好事,如果通過反思與總結,使這一個案更具典型意義,實乃民主政治建設之幸事。

  北京大學的姚陽教授曾是仇和的激烈批評者,他曾送給仇和兩本書,一本是《國家的視角》,副標題為“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另一本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他希望提醒仇和,要避免哈耶克所說的“致命的自負”。

  2014年12月21日至22日,雲南省委常委會召開年度民主生活會。在相關報道中,仇和還作出這樣的反思:“總覺得自己是副手、是配角,在攻堅克難上主動性不夠高,存在要我干與我要干的矛盾……”

(責編:潘婧瑤、申亞欣)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