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古邦3月11日電(記者申孟哲)當地時間3月10日晚,“親情中華”走進東南亞藝術團在印尼成功舉辦了第三場演出。現場共有超過800名觀眾觀看了演出。這也是印尼東奴省古邦市歷史上首次迎來“親情中華”藝術團。
或許是等得太久,或許是太久沒有看到來自祖籍國的親人,因此這個朴素城市裡的華人們,幾乎用了最大的力氣歡迎藝術團。飛機一落地,華人社團即給團員們送上了當地特色的花布哈達﹔演出當天,從下午4時直到演出開始的晚上7時,在演出場館外,中國傳統的鑼鼓聲一直沒有停歇。承辦活動的印華百家姓協會甚至請來了舞龍與舞獅隊,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此次親情中華走進印尼,是中國駐登巴薩總領館開館之后迎來的首個國內藝術團,也是中國藝術團首次走進東奴省,意義非凡。文化藝術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沒有國界的溝通橋梁。希望古邦的居民們能通過這次演出,更加直觀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髓,促進中印文化進一步交流。”演出開始前,中國駐登巴薩副總領事劉志杰說。
中國駐登巴薩副總領事劉志杰致辭
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副巡視員、藝術團團長郭敏燕則在致辭中首先向當地居民帶去了中國僑聯主席林軍的問候。之后,她不無感慨地說,中國的藝術團真是來古邦來得太晚了。這裡的華人為印尼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是中印文化交流最好的紐帶與橋梁。今后,中國的藝術團一定會多來、常來,給這裡的華僑華人帶來更多祖籍國的問候。
藝術團團長郭敏燕致辭
隨后,印尼東奴省省長弗朗斯-利布拉亞、印華百家姓協會主席梁榮源也先后致辭。
印尼東奴省省長弗朗斯-利布拉亞致辭
印華百家姓協會主席梁榮源致辭
當地居民舞龍歡迎藝術團
為了給古邦華人華僑演好“第一次”,藝術團的演員下了許多功夫。和此行的前兩場相比,今晚的演出,許多演員的曲目略有變化,如中央歌舞團的女高音歌唱家於銳,就用印尼語演唱了一首《梭羅河》,引來全場歡呼與合唱﹔手風琴演奏家楊帆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則也讓不少上年紀的華人拍手輕和。
當晚的演出精彩紛呈。中央民族歌舞團歌唱家阿洪尼克,用多種語言演唱了《新疆民歌聯唱》,展現出中國的多民族風情﹔女高音歌唱家沈利的《蘆花》則溫婉回轉,體現出中國傳統含蓄蘊藉的風格﹔中央歌劇院男高音李想則用《祖國慈祥的母親》和《鴻雁》,將現場離家數十年、甚至扎根海外幾代的華人華僑,帶入濃濃的鄉愁之中﹔中央民族歌舞團的二胡演奏家顧安全,則讓觀眾領略到了中國傳統樂器獨特的音色和韻味。而最后出場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麼紅,則再次送上普契尼名劇《圖蘭朵》中的經典選段《今夜無人入睡》,用極富感染力的音色和唱腔,將這一段本由男高音演唱的曲目演繹得淋漓盡致。
演出結束后,現場許多觀眾久久不願離開。在這塊土地上已經生活50多年的黃阿姨,一邊擦著淚水,一邊和藝術團的演員們擁抱﹔印華百家姓協會的另外一些老人,則拉住楊帆,讓他用手風琴拉起家鄉的曲調,他們在一旁起舞。郭敏燕還向梁榮源贈送了一面寫著“傳承中華文化 架設友誼橋梁”的錦旗。
至此,“親情中華”走進東南亞藝術團的印尼之行圓滿結束。接下來,他們將趕往菲律賓,為那裡的華人華僑送去更多的精彩。
麼紅
阿洪尼克
沈利
李想
顧安全
范小凡
贈送禮物
現場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