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沂市市長張術平接受約談
河北承德市市長接受約談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環保和我們每個人都切身相關,大家都希望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喝到干淨的水。但在一些地方,企業違法排污的行為卻屢禁不止。日前,環保部對山東省臨沂市、河北省承德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公開約談。
今年1月底至2月初,環保部的調查人員對山東省臨沂市的部分企業進行了明察暗訪。2月5號調查人員在北方焦化廠廠外拍到的畫面中可以看到,一股股黃煙和黑煙從廠房上方冒出。
調查人員隨后進廠檢查發現,這個廠不僅偷排煙塵、廢氣,就連需要處理后才能使用的焦化廢水,竟然也沒有經過任何處理,一直在循環使用。
在這次調查行動中,調查人員對臨沂的多家企業進行了抽查。在一家特鋼公司,調查人員一進入脫硫車間的中控室,就發現中控數據和在線監測的數據不一致。
調查人員表示這是典型的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調查人員在臨沂的另一家鋼鐵公司還發現,這個公司從2014年2月以來,在線監測設施一直沒有正常運行,現場檢查時進口的二氧化硫濃度為5毫克每立方米,出口卻是0。
在這次調查中,調查人員共調查了臨沂的15家企業,發現有13家企業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環境違法行為。根據新修改的環保法第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2014年制定的《環境保護部約談暫行辦法》的規定中更明確了,為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切實履行環境保護的責任,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保護群眾環境權益,環境保護部可以約見未履行環境保護職責,或履行職責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2月25日下午,受環保部委托,華東督查中心對臨沂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目前對臨沂市政府提出六點要求,包括嚴格環保准入,所有新、改、擴建項目,必須全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要求在6月4日前將此次約談要求的落實情況報環境保護部。
就在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約談山東省臨沂市主要領導的第二天,2月26日的下午,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約談了河北省承德市的主要領導。
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在今年2月曾對承德市開展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發現承德市部分企業違法排污情況嚴重,大氣環境質量有惡化趨勢。
除臭氧外,全市2014年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五項指標濃度均值,較2013年同比分別上升6.7%、6.1%、8.1%、11.4%、7.8%。
承德市地處北京上風上水,2013年和2014年在河北省11個地市的空氣質量排名中雖然一直位於第二位。但是,今年以來其它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已經開始下降,隻有承德不降反升。
環保部的約談機制已經實行有十年了,原來主要是針對一個企業或一個事件,真正對整個地區的環境問題進行約談並向社會公開,是從2014年年底開始的。第一個被約談的是河南省安陽市,后來還有湖南的衡陽市,貴州的六盤水等城市,加上這次的山東臨沂和河北承德,目前已經約談了十個地區的主要負責人。
從約談企業到約談政府,這實際上是從“督企”向“督政”轉變。過去環保部門隻管剎車,而地方主官卻隻管加油門,現在要讓地方決策者和環保部門一起來給環境污染剎剎車,這種環保新方式能否奏效還要看當地環境治理的效果。約談尚屬於“動口”,真正要把環保問責機制落到實處,還需要“動手”,該罰就罰,該免就免。治理污染,政府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