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0日消息(記者吳喆華)中國之聲這兩天關注了“中糧進口酒業務部在雲南辦奢侈品酒會,一頓喝掉數萬元紅酒”的消息。中糧集團下屬的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對此進行了調查,稱“沒有發現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但記者調查發現,該活動由中糧方面公款支出,食宿涉嫌超標。對此,中糧集團今天拒絕回應,也拒絕公開此次活動的相關消費明細。
進口酒業務部人員費用報銷標准
中糧進口酒業務部預算,食宿涉嫌超標
住宿餐飲涉嫌超標
據了解,201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糧進口酒業務部在雲南召開為期兩天的經銷商大會,共有61人參加,其中經銷商客戶39人,中糧方面共22人。記者了解到,會議被安排在大理一家高爾夫豪華酒店進行。酒店工作人員介紹說:“我們是大理這邊唯一的高爾夫球場酒店。我們現在還沒挂星,但是裝修全都按照五星級標准裝修的。他那個時候是在我們這定了豪華單間12間,豪華標間21間,海景單間16間。”
記者從酒店方面証實,海景單間為中糧方面提供的協議底價是780元每天,根據《進口酒業務部人員費用報銷標准20140801》,該部門最高級別的總經理在二類城市住宿最高標准是每天550元。酒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住宿的發票抬頭開為“中糧酒業”。活動預算顯示,餐飲費每人每天的標准是400元,如果照此執行,也超出該部門三四類會議餐飲加雜費的標准。
費用由中糧方面支出
中國食品有限公司調查稱,本次會議實際發生的費用包括住宿、餐飲、會議室租賃、租車費、酒水等共計100,836元,這裡沒有提及相關人員的機票費用。記者了解到,食宿以及品酒費用都由中糧方面公款支出。進口酒業務部總經理李士祎說:“客戶溝通會,中糧組織會麼,費用肯定由中糧出錢,很正常。”
中糧進口酒業務部呂經理稱,會議期間舉行了高端品酒會,28人喝了30萬的酒。中國食品有限公司調查認為,品鑒用進口酒費用隻有20,581元。
拒絕公開消費明細
今天下午2點多記者來到中糧集團總部採訪,近5點離開,一直未能進入集團辦公區域。進口酒業務部經理李士祎表示,採訪由集團公關部接待。中國食品有限公司公關部兩位負責人則在集團一樓咖啡廳告知記者,需由新聞發言人接受採訪,他們隻負責記錄記者的問題,而新聞發言人不在北京,不方便接受採訪。記者要求公開大理酒會的消費明細以及中糧集團關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的有關細則,均未得到回應。
大理蒼海果嶺1號度假酒店客服人員聊天截圖,馬某為中糧進口酒業務部人員
群發信息禁言
據知情人透露,中國之聲對酒會進行報道后,中糧集團某部門員工收到群發信息,“請各位同事對外一律不予回應。請大家不接受任何媒體或可疑匿名認識的採訪與問詢,尤其是電話,如有問題,請聯系集團公關部”
調查結論遭質疑
據了解,中糧進口酒業務部門經常舉辦品酒會,出於業務需求並無可厚非。但大理酒會的特殊性在於,其他酒會是由經銷商承擔部分或全部費用,而大理酒會則完全由中糧方面出資,共有進口酒業務部20多人參加,地點選在了昆明著名景區大理的唯一一家高爾夫酒店進行。預算顯示,僅住宿費就花掉60360元。這樣的酒會,卻被中國食品有限公司調查稱,“沒有發現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中糧集團這個下屬公司的行為,令人想起珠海“學酒哥”。那是發生在2013年1月的事兒,珠海某國企一位負責人在豪華會所消費12瓶紅酒,珠海市國資委介入調查卻稱當晚隻喝了6瓶,另6個空瓶是“學習紅酒知識的道具”,引起輿論一片嘩然。后來,珠海市紀委組成工作組介入,才發現市國資委紀委的調查結果與事實不符。那麼,中糧進口酒業務部組織的這次大理品酒會,由上級公司中國食品有限公司組織調查,是否有護犢之嫌?我們期待有關部門能把事情好好查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