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宣傳片全長三分鐘,講述老百姓“中國夢”。從昨日17時到23時,該片在優酷網上的點擊量已達到75萬,評論條數達到1萬多條。視頻截圖
原標題:“國際范兒”共產黨宣傳片網上走紅
“這是一個古老的,而又朝氣蓬勃的國家。這是一個快速成長,但發展不平衡的國家。這是一個充滿機遇,卻又面臨無數挑戰的國家。這是一個有13億人口,每個人都有不同夢想的國家。”在時長3分鐘的中國共產黨國際宣傳片開頭,短片制作者如此定義中國。
近日,對外宣傳片《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推出一年后再度在網上走紅,引來諸多點贊。從昨日17時到23時,該片在優酷網上的點擊量已達到75萬,評論條數達到1萬多條。
三分鐘六次出現“夢想”
“我想明年有個好收成”、“我想開個小飯館”、“我想養老金能不能再多一點”、“我想娶個漂亮媳婦”……
在對中國做出每個人都有不同夢想的定義后,宣傳片將視角轉移到普通人身上,將農民、工人、個體戶等群體的夢想一一道出。與短片國際化宣傳的定位相契合的是,片中的旁白為英語,輔以中英文字幕。
不長的旁白中,“夢想”這個詞匯出現了6次。在講述了普通人的夢想后,短片引述習近平在當選總書記后首次公開講話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此時,片中出現中共一大會址,中國共產黨的黨徽也出現在視頻的右下角。
緊接其后的是黨旗。紅色的黨旗前,人們舉手宣誓。旁白說“8000萬中國共產黨黨員,與13億中國人民一起,為了每一個人的夢想而努力。”短片末尾,一個紅色的黨徽印章出現在鏡頭中。“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制作者既談到了成績,又不回避問題。短片開頭的一連串排比中,畫面與文字相匹配,在通過長城、故宮、鳥巢、高鐵等意象展現出一個古老而又快速發展的中國的同時,也通過貧困農民生活狀況、工廠排出的黑煙、密集的人群和擁堵的車流等景象展現中國存在的問題。
專家稱宣傳片“水准高”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新聞系主任張濤甫教授表示,《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短片走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注重受眾的需求,關注老百姓的生活,不再以傳播者為中心﹔二是將時長壓縮在三分鐘之內,非常緊湊,“形式和內容也都達到了較高水准。”
張濤甫分析,中國共產黨一直重視外宣,不過很少以制作宣傳片的形式進行傳播。這部短片在推出一年之后再次走紅,可能是有人進行推廣。另外,傳播時機也很重要。
短片實為2013年制作。昨日,人民日報官方微信賬號轉發這部短片,並在文中稱,這部片子是在2013年習大大上任后完成的,但當時並沒有特別推廣。隨著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各領域深化改革,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現在回頭來看這個宣傳片,你會真正理解中國共產黨面向全球的姿態。
事實上,一年前這部短片就曾在國外亮相。據媒體報道,2013年12月18日到25日,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捷帶隊的中國共產黨友好代表團在老撾和柬埔寨的交流活動中,每一場活動都會播放《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
神秘的復興路上工作室
這部短片由“復興路上工作室”制作。新京報記者發現,這部宣傳片在2月6日就被微信公眾號轉發,引來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多個“大號”轉載。昨日,曾將同樣由復興路上工作室制作的短片《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廣泛推向民眾視野的優酷網,也將《中國共產黨與你一起在路上》挂上首頁顯著位置。
2013年10月,一部名為《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的動畫短片在網絡上迅速走紅。這部5分多鐘的動漫短片分為中英文解說兩個版本,風趣地解讀了中、美、英三國領導人的產生過程。更引人關注的是,在這段視頻中出現了中國領導人的卡通形象。
一直以來,復興路上工作室在人們眼中頗為神秘。這家工作室是官方機構還是民間組織?目前,尚無相關信息予以証實。有媒體對“復興路上工作室”的命名原因分析說,一是因為北京市復興路上部委機關比較多,另一個寓意是中華民族的復興。
優酷網資訊中心主編曾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根據上傳《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視頻的用戶“復興路上”的ID,我們猜測它不是個人,可能是一個單位。昨日,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用戶“復興路上”隻在2013年10月14日在優酷網上傳了短片《領導人是怎樣煉成的》的中英文版本。該用戶的注冊資料顯示,其地址是在北京。
本版稿件採寫/新京報記者賈世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