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親情中華活動官方網站
人民網>>時政>>正文

董中原在全國僑聯文化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

2015年02月04日10:00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弘揚“四個堅持”,做好“六個著力”

——在全國僑聯文化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15年2月3日)

董 中 原

同志們:

前不久,中央書記處辦公會議聽取了中國僑聯黨組的工作匯報。受林軍主席的委托,我向大家傳達中央書記處關於僑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關於僑聯文化宣傳工作的有關論述。

以上傳達的是中央書記處關於僑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關於僑聯文化宣傳工作的有關論述。我認為,中國僑聯文化宣傳工作近年來蓬勃發展,觀念理念務實創新,內容領域不斷拓展,方法手段不斷改進,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傳播實力明顯增強,隊伍素質顯著提高,為傳承中華文化、加強對外宣傳、擴大僑聯影響作出了貢獻。特別是“親情中華”主題活動,從啟動到今天,七年來成果豐碩、影響廣泛,特點突出。主要表現在“四個堅持”:一是始終堅持群眾性,不斷加強與海外僑胞的互動交流。無論是中國僑聯組織的團組,還是地方僑聯組織的演出,都能始終堅持演出團隊的群眾性,在演出方式上加強與海外僑胞互動交流,引導他們參與其中,使海外僑胞成為活動的主體,演出效果不斷提升。二是始終堅持民間性,充分彰顯僑聯組織的活力。依托海外僑團做好海外演出的各項工作,邀請當地民眾、主流社會政要觀看演出,加強與當地文藝界人士交流,為“親情中華”主題活動增添了持久的生命力。特別是赴台灣的交流活動,增進了同胞情感,在兩岸民間交流中展現了僑聯的特點和優勢。三是始終堅持民族性,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精心制定演出計劃,組織富有地方特點、民族特色的演出團組,呈現出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融合性,充分展現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魅力,得到了海外僑胞和住在國民眾的喜愛和廣泛歡迎。四是始終堅持公益性,服務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把滿足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願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需求確定演出內容、方式和日程,把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活動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准,成為中國僑聯為僑服務的重要載體。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通日益緊密,對國際事務的參與不斷加深,需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從實際出發,努力維護和用好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對外文化宣傳工作。在這種形勢下,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日益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力量、展示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在傳播中華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開展對外宣傳中的積極作用。各級僑聯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群團工作和僑聯工作的意見要求,找准工作定位,把握正確方向,明確目標任務,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充分發揮僑聯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僑聯組織如何立足自身優勢,努力做好“六個著力”,簡要談幾點意見。

一、弘揚民族精神,著力增強海內外同胞的關系和諧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與海外僑胞聯系的情感紐帶,支持海外僑胞弘揚中華文化是僑聯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職責。要牢牢把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主題,鼓勵海外僑胞傳承中華文化,積極支持華裔新生代、新華僑華人開展各種形式的尋根問祖活動,弘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偉大民族精神,不斷凝聚中國力量、弘揚中國精神,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同圓共享中國夢,增強他們堅持走中國道路的自信。要加強僑鄉文化研究,推動華僑精神的挖掘和闡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僑鄉文化和華僑精神發揚光大,不斷牢固海外僑胞與家鄉的感情。要著眼促進祖國和平統一,進一步深化兩岸僑界文化交流與合作,以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紐帶、鮮明的文化烙印為基礎,面向來自香港、澳門、台灣的僑胞有序開展交流,不斷增進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共同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和一國兩制成功實踐成果。要深入了解海外少數民族僑胞的文化需求,通過組織特色演出,深入宣傳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情深意長、心心相印,共同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

二、夯實民意基礎,著力增強與世界人民的文化交流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文化交流與合作有助於夯實我國同世界各國交流合作的民意基礎。各國間的關系發展既需要經貿合作的“硬”支撐,也離不開文化交流的“軟”助力。世界各國歷史文化宗教不同,隻有通過文化交流與合作,才能讓各國人民產生共同語言、增強相互信任、加深彼此感情。各級僑聯要立足發揮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著力做好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合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中華文化“走出去”,不斷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要認識到各國文化互有千秋,都應該得到尊重,要引導海外僑胞虛心學習、積極借鑒住在國民族文化的優點和精華,取長補短、兼收並蓄,使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和諧相融,讓世界上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信仰的人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使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要支持海外僑團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促進中華文化與當地族裔文化交流融合,鼓勵他們與當地社會共同舉辦中華民族文化節慶活動,加強與當地民眾的團結互助,充分展示中國人民講信修睦、包容開放、和諧文明的優良傳統,增進海外民眾對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了解,增強中華文化的親和力、感召力和影響力。

三、加強統籌協調,著力增強僑聯文化宣傳工作活力

僑聯的文化宣傳工作既要符合僑聯工作的總體要求,也應深深植根於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有序參政議政、參與社會建設等職能作用之中。要樹立僑聯工作一盤棋意識,中國僑聯與地方僑聯應加強統籌協調,堅持廣泛活動與打造品牌相結合、鞏固成果與創新發展相統一、做好文化宣傳工作與履行僑聯各項職能相協調,不斷推動僑聯文化宣傳工作再上新台階。要繼續發揮僑聯系統優勢,上下聯動,繼續舉辦“親情中華”主題活動、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和“親情中華·漢語橋”等各類華裔青少年夏(冬)令營活動,立足現有基礎,打造新模式、探索新機制,擴展新視野,實現新突破,主動加強與有關方面聯系,深入開展文化藝術、科學教育、觀光旅游、地方合作等項目,為僑聯文化宣傳工作增添新活力、豐富新內容、實現新發展。要配合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依托現有成果,統籌項目資源,與海外僑團聯合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展覽、演出活動,配合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加強與遍布世界各地的幾萬所中文學校、數萬個華僑華人社團的聯系,支持開展具有中華民族特點和獨特魅力的民族節慶活動,向住在國民眾展示中華文化和中國形象,密切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夯實我國與世界各國合作的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四、樹立精品意識,著力增強僑聯文化宣傳的整體效果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應引導海外僑胞結合各自情況,與相關方面加強聯系,開展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圍繞打造周邊國家命運共同體、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做好對外援助工作、切實維護我國海外利益。各級僑聯要根據本地區實際,確定活動主題,樹立品牌意識和精品意識,深入發掘地方優勢和文化資源,推動地方優秀文化項目“走出去”。通過協助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僑界文化企業參與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更多展現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深受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特別是配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發揮文化橋頭堡作用,發揮沿線國家華僑華人作用,制定規劃、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積極有為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推動中國同沿線國家全方位、多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要充分發揮僑聯所屬的學會、協會、委員會和專家學者、智庫作用,群策群力,通過召開研討會、專題調研等形式,為僑聯文化宣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有益指導。

五、講好中國故事,著力增強中國聲音傳播的感召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精心構建對外話語體系,發揮好新興媒體作用,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這是我們開展僑聯文化宣傳工作、創新工作載體和形式的重要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追求和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是鮮活的“中國故事”。許多走出國門的海外僑胞,都有著堅持不懈努力打拼、與各國人民友好相處的生動故事。要把講好中國故事作為做好僑聯文化宣傳工作的基本功,將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經驗,融入一個個普通中國人、中國家庭和移民創業的故事之中,用具體、生動、有血有肉的方式與內容,呈現中國社會生活變遷,反映中國人民精神追求,使國外受眾能具體形象地感知中國、理解中國、親近中國。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理念和方法,探索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表達,要堅持實事求是,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見人、見事、見思想、見精神,使中國話語講得有底氣,讓人聽得進、聽得懂,傳得開,不斷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

六、創新服務方式,著力增強僑聯文化宣傳的群眾基礎

體系健全、組織眾多是僑聯開展文化宣傳工作的重要優勢,海外僑胞與家鄉的聯系更多地要落到基層。加強基層僑聯文化建設,需要做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各級僑聯要切實提高思想認識,把這項基礎性工作做實、做好、做到位。要推動傳統僑鄉、經濟發達地區的企事業單位、社區、鎮、村僑聯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積極參與群眾性文化活動,挖掘本地文化精品,引導鼓勵歸僑僑眷與海外的親朋好友通過新媒體加強聯系、增進感情。要圍繞僑界群眾需求創新服務方式,加強新僑工作,滿足僑界群眾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服務設施的利用效率。要培育僑聯基層文化活動人才和積極分子隊伍,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讓僑界群眾當主角,成為基層僑聯文化宣傳工作的主體。要引導僑資僑企進入國家許可的文化建設領域,引導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回國開展文化領域的創新創業,鼓勵他們與國內文化企事業機構開展有益合作。

同志們,春節即將來臨,我代表中國僑聯黨組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責編:王斯敏(實習)、盛卉)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